原標題:消費者覺醒:今年雙十一風平浪靜,電商平臺沒了狂歡

以前,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民的節日。很多人會在大促這一天進行囤貨,尤其是女性消費者,必定是買買買。而爲了搶到更多打折的商品,網購者會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攻略,興奮好長一段時間。那時,雙十一關注度高,朋友圈、微信羣裏,以及人們平時聊天時,都在討論雙十一。那時候,小區的快遞多得無法存放。然而,今年的雙十一,消費者更理智了,似乎沒了狂歡,只剩平靜。造成這種現象,有多方面的原因。

雙十一瘋狂不再

第一,先漲後降,消費趨理性。由於平臺與商家套路較多,先漲價,再打折,導致口碑不再,失去了消費者的信任,他們對大促更加理性。據筆者觀察,這不是個別現象,而是帶有普遍性。一些商品提前漲價20%,甚至有商品突擊提價50%以上。它們這麼做,再簡單不過——爲大促留出降價空間,給消費者造成折扣大的錯覺。但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平臺與商家的這些套路,早已被消費者識破,被媒體廣泛曝光。

雙十一

其二,算計太多,消費者覺醒。一些平臺號稱鉅額讓利,購滿多少,可以返優惠券。但是,電商平臺做了複雜的計算,消費者如果不是很精明,往往會喫虧上當。過去,幾乎每年的大促,都會造成巨大的浪費,一些消費者爲了把券花出去,盲目拼單,結果很多東西用不上,成了垃圾。電商平臺的聰明算計,導致出現了大量的“敗家”,引發了較多問題。當然,平臺和商家的這種方式用多了,消費者也變得真正“聰明”了。

其三,消費能力受抑制。今年,因爲疫情,上半年的經濟受到較大的影響,尤其是部分行業,可謂遭受重創。疫情的影響涉及較多人羣,他們沒有更多的錢用於消費,花錢自然會更省。網易嚴選退出了雙十一,在聲明中也提到了這一點。11月4日,網友嚴選宣佈退出今年的雙十一大戰,不做複雜優惠的玩法,但會加大補貼力度。

雙十一

總結

並非網民不喜歡雙十一,而是他們期待純淨一點的雙十一。他們希望多一點實惠,少一點算計,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然而,口碑與誠信受損後,消費者已心存芥蒂,對雙十一不信任。網易嚴選退出雙十一,事實上是對這個“變味的節日”“虛僞的節日”感到不滿。筆者以爲,購物關鍵是要帶給消費者實惠,方式越簡單越好。尤其是在今天,線下折扣力度更大,線上再玩虛招,必然會失去消費者支持。文/徐上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