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媽媽

段醫生,我剛做好B超出來,B超醫生的一句話把我嚇得腿都軟了,她說我寶寶心臟有問題,染色體也可能有問題……

這是胎兒左心室強回聲,你的胎兒無創DNA檢測是低風險,是沒有問題的。

段濤大夫

孕媽媽

哦,好的,嚇死我了。

20分鐘以後,這位孕婦又進入診室。

孕媽媽

段醫生,我在外面想了半天,還是不放心,你能不能保證這個寶寶沒有問題?

是的,沒有問題,我向毛主席保證!

段濤大夫

唉,拜託超聲醫生以後能不能不要隨便亂說話!你的主要工作是做超聲,不是給孕婦做諮詢和解讀,特別是不要這種說一半,吞一半的去嚇唬孕婦!

每次看門診,我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 闢謠!闢謠!闢謠!

都是對各種網絡上的傳言進行闢謠,都是爲上一位醫生所說的話排雷。

所以經常有人要我保證寶寶沒事,害得我不得不經常向毛爺爺保證。

唉,我招誰惹誰了……

你們隨口一句話就嚇得大肚子的腿肚子抽筋,然後她們就要讓我向毛主席保證。

XX醫生你過來,我們聊聊,我向毛主席保證我不打你!

正確認識孕期產檢小概率風險

其實,產檢的主要工作就是通過各種各樣的檢查來發現胎兒和母親的各種異常情況發生的風險,是風險篩查。

和診斷不一樣, 篩查的對象是正常孕婦,原則上要覆蓋所有的人羣,爲了儘量不漏掉異常的胎兒或孕婦,所以要把更多正常的胎兒和孕婦納入到“嫌疑人”的範圍, 原則是:寧可錯查一千,不可漏過一個。

診斷針對的是小範圍的目標人羣,是篩查高風險的孕婦,以及有既往史、有症狀、有體徵的孕婦。

在產檢時,哪怕是再正常的孕婦,也會在某個項目,在某個時間段被定義爲風險增加。 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警惕,但是不需要過度的解讀和擔心。

通過進一步的檢查,大多數情況下胎兒或母親都是好的,在所有的“風險增加”的孕婦和胎兒中,只有少數母親或胎兒會被確診爲有問題的。

如果每次產檢你的各種化驗檢查報告都是好的,不要嫌煩,不要認爲這是在浪費時間和浪費錢,你應該感到高興纔是,這說明你和寶寶被“排雷”了,是進入了“低風險”的狀態。

如果產檢時發現“風險增加”,也不要過於擔心,醫生也不應該過度的解讀。

這時候需要做的是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來確認,多數情況下是“虛驚一場”,少數情況下是胎兒或母親被確診存在某種問題。

即使是檢查以後被認爲是“低風險”,也不能百分百的保證“沒有風險”,因爲畢竟醫學技術還是有侷限性的。

所以,你讓我保證沒有問題是不合理的要求。

即使我向毛主席保證,其實也是有前提的,也就是說,在目前的技術手段下,你或寶寶是沒有風險或者是低風險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