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海军 张黎明公怀之号

在四百余年间的中国烟草历史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出现了诸多久负盛名的烟铺,这些老烟铺的兴衰不仅见证了中国烟草发展的变迁,同时亦成为特定历史阶段中国烟草商业发展变化的缩影。今天我们了解一下民国时期最具规模的“宓大昌烟店”。

“宓大昌烟店”原名为宓世昌烟庄,由浙江慈溪宓家埭人宓宝城于清嘉庆年间在杭州开设。创始之初,规模不大,仅有一间店面,十几名员工,专营旱烟丝的制作和销售。同治八年(1869年),宓世昌烟庄更名为宓大昌烟店,迁至当时杭州最为繁华的清河坊四拐角。

至清光绪年间,店业由其长子宓庄晓继承。面对外国烟制品倾销中国市场,烟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宓庄晓在研究改善烟味之法和吸烟者的嗜好后,对父辈的一套经营方法进行了改良。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宓大昌”的规模不断扩大,清末,工人增加到400多人,资金积累高达50万元,不仅从手工加工烟叶发展到设备加工烟叶,而且,已形成从烟叶收购到“杭烟”加工、经销的大规模综合性烟店,同时兼营各地有名的皮烟、水烟、潮烟、鼻烟,成为名烟齐备的烟店。民国五年,“宓大昌”烟在巴拿马愽览会上获得铜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