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摘要: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弘扬敬老、养老、助老社会风尚,营造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社会化养老环境。  ——摘自《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随州日报(全媒记者 杨仪凡 通讯员 蔡阳 宋璐)10月28日,在随州市社会福利院,93岁的吴养华吃过早饭后,像往常一样在房间等待医生来做例行检查。她已经在这里住了三年多,亲身体验了我市发展医养结合服务带来的福利。

四年前,吴养华已年近九旬,腿脚不便,儿女都在外地,孤身一人的她生活起居无人照顾,便雇了保姆。“保姆每天干完活儿就走了,跟前连个说话的人也没有。”吴养华说,“如果不小心出意外,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啊!”

2017年1月,吴养华偶然听说福利院现在都是“医养结合”,条件很好,便选择了这种养老方式。“在这里,24小时有人陪伴和照顾,只要有什么不舒服,一按铃医生就来了,这样的养老方式挺好的。”来了之后,老人每天都乐呵呵的。

一日三餐准点就餐,早餐鸡蛋面食稀饭,中午和晚上都是四菜一汤,荤素搭配。住的是两人间,有电视、空调、电扇、饮水机。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吴养华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越来越好。吴养华告诉记者,在福利院养老给子女减轻了负担。“在这里有好多老伙伴陪伴,日子过得美得很!”  女儿宫世芬偶尔回来看望吴养华,看到母亲过得开心,她很欣慰:“一开始很反对,担心福利院照顾不周,后来我们专程探访后发现这里的环境、设施比家里好多了,又是医养结合,母亲的安全也有保障,现在我举双手赞成!”  为了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福利院专门成立6个活动小组,每天组织大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做操、唱歌、打麻将、打扑克、猜谜语、下象棋等。

"这里就像家一样,每天生活多姿多彩。”吴养华打趣道,“住进来了就不想走了!”

福利院主任魏小京每天都探望老人们,看到老人们在这里过得开心,他也打心底高兴。他说:“医护和康养结合是福利院最大的特色,可以同时满足老人们养老、看护、医疗、康复等需求,有专业医疗力量支持,家属们可以更加放心。”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民生要计。“十三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大力加强以支持社会养老服务机构、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立低收入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和高龄津贴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了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水平有较大提升。

短评:

“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是幸福晚年生活的基本保障。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逐步建立健全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服务方式多元化、投资主体多样化、居家养老普及化、服务队伍专业化,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刻不容缓。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要立足随州市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点,以发展老年福利事业为重点,全面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增强社区照料功能,加强机构养老基础设施建设,形成适合随州人生活习俗,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新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