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姆索诺夫在1997世乒赛对丁松,3局合计63比31速胜,毫无压力

在中国乒乓球重新崛起的历程中,秘密武器丁松起到了关键作用。

丁松在1995天津世乒赛男团决赛中拿下卡尔松,帮助中国队3-2力克瑞典队,重新回到世界乒坛的巅峰。他在单打项目中也有突破,打进四强收获铜牌。

丁松职业生涯最高光的时刻就在1995天津世乒赛,之后再也难以重现当年荣耀。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王涛,孔令辉早早拿到门票,丁松呼声甚高,最后时刻被刘国梁挤下,丁松落选。

丁松当时不服气,曾向中国乒协管理层发牢骚,但看到刘国梁最终拿到男单、男双两枚金牌,丁松自忖没有刘国梁这能力,就不再说什么了。

1997世乒赛,丁松打进八强,面对萨姆索诺夫。

萨姆索诺夫已连胜马琳、王励勤,国乒上下都寄希望于丁松,希望他再次发挥秘密武器的作用,将萨姆索诺夫削于马下。

萨姆索诺夫当年球风生猛,正手拉球连王励勤都扛不住,丁松也徒叹奈何。

丁松有别于其他削球手的特点是正手抢攻能力超强,开创了削中反攻的新打法,没有过硬的防守能力,还真扛不住丁松的反攻。

可是丁松面前的是萨姆索诺夫,他身高臂长,防守范围大,手感出众,再难的球也给你捞回来。

丁松面临的就是这样一个难堪的局面,削球防不死对方的拉球,反攻打不穿对方的防守,丁松全程被压制,0-3惨败而归。

三局比分是13-21、8-21、10-21,单局最高仅得13分,三局相加仅31分,完全被吊打。

萨姆索诺夫轻松击碎秘密武器。

打削球最考验一个人的正手能力,萨姆索诺夫从容过关,谁还敢说萨姆索诺夫的正手绵软无力?他那是绵里藏针。

乒乓网太阳目标

2020.11.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