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醫學教育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今年9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快醫學教育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着力加強醫學學科建設。對此,我國高等院校積極響應,紛紛發力公共衛生等相關學科建設。

2020年11月8日,“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高等醫學教育發展論壇”在長沙舉辦,與會嘉賓就高等醫學教育變革、優化人才培養結構、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以應對新趨勢、新機遇和新挑戰。該論壇是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的組成部分。

會上,桂林醫學院院長張志勇以《新冠肺炎疫情下進一步加強地方醫科院校建設》爲題作精彩報告,從非省會城市的單科醫學院校對一流本科建設的想法及具體的實施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張志勇院長表示,非省會城市與西部地區的地方院校,和全國其他醫學院校附屬醫院一起,也爲此次疫情防控、共同守護人民生命安全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可以說,地方醫學院校爲國家抗疫增加了力量的寬度和厚度。

他提出,地方院校是醫學人才培養的主力軍,但地方院校面臨的最大問題可能也是我國醫學教育面臨的大問題,在招生量相對比較大的時候如何保障指向?如何既要量大,也要質優?地方醫學院校辦學還存在如辦學特色不夠突出,培養目標不夠準確,以本爲本尚需夯實,辦學經費明顯不足等問題與困境。此外,還有教學資源嚴重缺乏,師資隊伍質量不高,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如何去做本科教育?張志勇表示,國家推動高校分類發展,指導各類高校發揮辦學優勢,各類學校都要爭創一流本科教育,中西部高校教育也要眼睛向內,練好內功,激發內在動力,發揮區域優勢,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地方院校的一流本科和雙一流大學是不一樣的,首先要確定自己的定位和培養目標,如果能夠很好地完成目標,根據定位能夠做好事情,形成比較好的人才培養體系,培養的人才能夠達成與社會需求高度契合的目標,那就是一流”,張志勇說。

據悉,第55屆“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2020)”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主辦,湖南省教育廳、長沙市人民政府支持,湖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國藥勵展承辦。本屆高博會歷時3天,預計參觀觀衆將累計超過10萬人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