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帥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可要說中國第一位女中將的名字,恐怕知道的就不多了。1993年7月24日,63歲的聶力成爲中國第一位女性中將。

更不思議的是,聶力的軍銜在他們家中還是最低的,她的丈夫丁衡高是上將軍銜,而她的父親則是大家都熟悉的元帥,聶榮臻。

聶力曾在晚年的回憶文章中,介紹過父母的愛情故事。那還是在二十年代,聶榮臻在香港從事地下工作時認識的。聶帥有過在國外留學五年的求學經歷,先是在法國勤工儉學,後又在比利時就讀於沙洛瓦勞動大學化學工程系。1924年10月,奉命進莫斯科東方勞動者共產主義大學學習。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後回國。

1927年聶榮臻到香港開展地下鬥爭,有4年的時間。在這裏認識了機要交通員張瑞華。1928年,29歲的聶榮臻與19歲的張瑞華結婚。地下鬥爭緊張,生活上也非常清貧,但兩個相愛的人都不覺得苦。

有一次,張瑞華讓聶榮臻陪她逛商場,結果她是想給他買一件襯衣。聶榮臻捨不得花錢給自己買東西,就不想要,故意對張瑞華說,不好,有情況,拉着妻子離開。

聶力是1930年出生的。童年時他對父親的印象是模糊的,因爲地下鬥爭的殘酷,聶榮臻經常不在她們的身邊。1931年,更是因爲組織的需要離開香港,遠去中央蘇區工作。這一別,聶力再見爸爸已是14年後。

聶力3歲時,張瑞華帶着她來到上海,張瑞華繼續在英租界擔任地下交通員。有母親的陪伴,聶力生活得到也無憂無慮,誰知好景不好,一天,由於出了叛徒,在一次地下交通站的同志碰頭時,全都被捕,那一次,出了交通站的還抓了很多人,也包括只有3歲的聶力。但是敵人並不確認他們抓捕的都是地下黨。

面對被捕的大人,敵人沒有問到有價值的東西,就把目光放在不懂事的孩子身上。敵人用糖果套聶力的話,但聶力與母親相依爲命,張瑞華平時就讓她保持着警惕,不與陌生人說家裏的事。並懂得保守祕密。因此,聶力根本不喫糖果,也不理會敵人,實在餓了就喫巡捕房送來牢飯,難以下嚥的野菜粥。由於沒有證據,就給她們母女放了。

聶力3歲被捕,5歲時父母都離開了她。因爲張瑞華要到陝北工作,聶力被被寄養在一個做地下工作的工人家中。但他家中上有老人,下面孩子也是好幾個,生活比跟張瑞華一起時苦難多了。

從5歲到14歲,近十年間聶力受了不少苦,也養成了堅毅、純樸、勤勞、勇敢、能喫苦的性格。她不但要照顧比她還小的孩子,還早早學會了下地割麥子、插秧。紡線、織布等,一次,聶力在地裏摘棉花,棉杆砸破了小腿,流了很多血,沒錢買藥,就用泥巴把傷口糊上。後來傷口感染化膿,爛到了骨頭,過了好長時間纔好。

有一陣家裏窮到討飯的地步,聶力想去討飯,被家中的奶奶攔住,怕她年紀小被狗咬到,就自己去了。但這都不是最苦的,因爲父母常年不在身邊,她被周圍的孩子說成是野孩子。這讓她好多次暗自流眼淚。漸漸長大的她知道父母不是拋棄她,而是在做正確的事情,對更多的人有好處的事情。

12歲時,知道感恩的聶力進了一家紡紗廠當女工,來補貼家用。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後,15歲的聶力被接到解放區,此時的聶力已經不知道父親的樣子了。有人指給聶力看畫報上父親的照片。聶力才知道,自己的父親叫聶榮臻,母親叫張瑞華。至此,分離了14年的一家人才團聚。

由於沒有受過正規的教育,15歲的聶力不得不跟比她小很多的孩子一起讀小學。但是她克服心理上不適,刻苦學習,很快就成爲班級裏成績最好的,還當上了班長。

1955年,25歲的聶力也以出色成績地考上了蘇聯列寧格勒精密機械與光學儀器學院。在這裏遇到並結識了在該校攻讀研究生的丁衡高。丁衡高是標準的學霸,1961年獲得博士學位。1962年回國後的兩人在廣州舉行了婚禮。這場婚禮很簡陋,但是,有半數以上的元帥,有許多將軍都參加了這場婚禮。

六十年代初,聶力學成回國後,被分配到國防部研究院工作,從此踏上了爲國防科技事業奮鬥的歷程。她把整個生命都融進了發展科學技術的事業中。從技術員幹起,直至國防科工委副主任。參加了導彈控制系統自動駕駛儀、“遠望”號遠洋航天測量船、“銀河”系列巨型計算機等大型國防科研工程的研製和組織工作。由於在國防科技事業上的突出貢獻,聶力在1988年獲得了少將軍銜。1993年晉升爲中將。成爲中國第一個女性中將。

聶力3歲被捕,在困境中成長,15歲纔讀小學,25歲讀大學,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和堅強的毅力,她一步一步縮短距離,並且逆勢飛揚,成爲讓很多人羨慕的傑出女性。

參考資料《聶力回憶父親聶榮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