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支付在國內盛行

“無現金時代”這是馬雲之前曾說過的一句話,而國內目前的形勢也已經往這個趨勢在發展。我們都清楚紙幣支付已經盛行有一定的歷史,“無現金”顧名思義就是這種支付模式將被取代,就是被新型的支付模式所取代了,不難發現現在我們出門只要一部手機就可以解決所有消費場所的付款,而再也不是需要攜帶現金出門的時代。這種歷史性的轉折必然有它存在的道理,其中便捷是一大亮點。

現在我們支付的時候一般有這幾句口頭禪,“微信還是支付寶”“你掃我還是我掃你”,甚至有些連這個都省略了,直接拿着手機對着二維碼掃一下就可以了。現金已然被冷落了,人民幣已經很少出現在我們的視線當中,很難想象如果有一天沒有了移動支付,我們的生活又會受到什麼樣的影響。因爲不管是在線上還是線下我們都習慣使用移動支付。

根據一組數據表明,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的規模已經高達1046.7億元,這強有力地證明了移動支付在市場所佔份額。可能只有一小部分,老齡人口並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羣還在使用傳統的現金支付。這也驗證了馬雲所說的“無現金時代”,那麼在國內盛行的移動支付,這種智能的支付方法在海外應該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吧,不過得到的結論卻是相反的。

發達國家對移動支付並不“感冒”

沒想到的是越是發達國家,越不流行移動支付,並不是因爲發達國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而是不具備這樣的市場。據悉,有47%的美國人還是使用傳統的現金支付,而剩下的人羣也並不是選擇移動支付,而是信用卡,可以看出他們的支付習慣與我國是截然不同的方式,對於移動支付他們似乎並不“感冒”,那麼爲什麼他們不願意接受這種支付方式,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第一個方面:安全的問題。資金問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非常的重視,特別是在國外這種觀念會更強烈一些。對於銀行是一家金融機構上有國家的監管部門,整個體系都非常的完整,而移動支付作爲第三方支付平臺,就相當於一箇中介,確實非常的方便,不過我們需要綁定一些我們的個人信息才能夠使用,如今是大數據時代,無形之中不在透露我們的信息。並且如今是網絡發達的時代,有時候不良鏈接,木馬中毒都有可能導致資金受到威脅。

第二個方面:信號問題。我們都清楚移動支付是依託在有網絡的情況下,如果手機斷網了,那麼支付就無法完成,在國內現在網絡的覆蓋率已經非常的強大,無信號的情況還是比較少出現的,全球有600萬的移動站,我國就佔據了400萬,這也正是爲什麼在我國信號還是比較強的。而在發達國家,如果不是在繁華的地區是不會建設移動站的,這樣也就表明了有很多地方會存在信號弱的問題,那麼使用移動支付也會受到侷限。

第三個方面:其他支付方式。在國外移動支付不喫香,但是信用卡卻非常的喫香,人們更習慣使用信用卡來完成支付,那是因爲在美國是鼓勵人們使用信用卡,併爲此會推出很多的優惠的政策。

寫在最後

“無現金”時代到底有多可怕?在發達國家看來這種支付方式存在以上三點弊端,相比起移動支付,他們更加習慣使用信用卡和現金這兩種付款方式。沒想到的是在國內移動支付盛行,然而在國外這種支付方式並不受歡迎,你認爲除了以上的三點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嗎,請說出你不同的看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