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來臨,正是喫羊肉的好時節,今天爲大家推薦一道曾被林則徐稱讚的美食——羊肉燜卷子。

羊肉燜卷子是以羊肉、面卷、調味料爲主要食材製作而成的屬於甘肅河西走廊地區的地方特色小喫,起初人們發明羊肉燜卷子是爲了更好放牧,同時也是爲了保護草場,人們要根據草原載畜量的要求按計劃按比例地宰殺一批小羊羔來維持草原牧場的平衡。那些被宰殺的小羊羔,被經過獨特的烹飪,在其肉湯中加入面卷同時加工,色正,味純,香氣四溢,鮮嫩可口,令人食而不忘。

嘉峪關人喜歡用泥溝村的小羔羊做這道美食,因爲嘉峪關泥溝村南面有一片草灘,人稱“牧羊灘”,自古以來就是居民牧羊的天然牧場,“牧羊灘”上廣泛分佈着甘草、麻黃、枸杞、駱駝刺等純天然中草藥,也造就了泥溝生態羊“食芳草,飲甘泉,體健而肉鮮,養生而無羶”的特點,泥溝羊肉也因此久負盛名。

當年林則徐流放新疆,途經甘肅,受到甘肅人民的盛情接待,奈何羊肉不夠、縣令家的廚子妙手生香,和麪卷皮,做出了這道別有風味的羊肉燜卷子,溫暖了民族英雄的胃。到現在,這道美食仍在甘肅地界享有很高的地位。

做法:

1.將帶骨的羔羊肉用溫水泡上,有時間泡半天,沒有時間泡1小時也行。

2.羊肉切大塊,大塊的肥羊肉片下來,切小塊另用。

3.切好的帶骨羊肉焯水後清洗乾淨備用。

4.將肥羊肉炒成油,盛出備用。注:這一過程也可省略。

5.用原鍋,將焯水後清洗乾淨的羊肉炒幹水份,然後加入蔥、姜、大棗、陳皮和西紅柿炒香。

6.炒香後,加入醬油,炒到均勻上色,加入適當的水,煮開。

7.轉高壓鍋,設置加壓20分鐘。

8.高壓鍋煮肉的時候將面和好,麪粉200克大約加100克的水,和好後醒上半小時。

9.然後擀成大片,將前面“4”炒的羊油均勻地抺上,撒點鹽。注:如果羊油太少再加點植物油。

10.捲成長卷,切成小節。

11.將高壓鍋燜好的羊肉連同湯水倒回炒鍋。

12.將面卷生坯放在羊肉上,蓋鍋燜。

13.這是最後燜好的,鍋裏要留點湯汁水,味道會更加好。

小貼士:

1.紅棗、陳皮、生薑和西紅柿是這道菜鮮美又不羶的祕訣。這對於不能喫辣椒的人來說是最好的方法。

2.甘肅牧民選用的是小羔羊肉做這道美食,因此我認爲最好不要用更多的香料蓋住羊肉本身的鮮味,如是老羊肉那就隨你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