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6日,第十四屆全國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論壇於廣東省虎門鎮盛大召開。創辦於2007年的全國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論壇,以傳播國內外最先進的質量管理模式和技術、解決行業存在的困惑或難題爲宗旨,爲提高紡織服裝企業的質量管理水平和效率做出了重要貢獻,被譽爲紡織服裝行業質量和標準的學術盛會。自創辦以來,就備受國家相關部門領導及海內外知名標準與檢測專家、學者、企業家的關注。

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將迎來大變化。擴大內需與發展創新經濟是我們今後促增長的重點。在全球經濟舉步維艱的大背景下,我國紡織服裝產業該如何應對?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中國紡織工程學會標準與測試專業委員會主辦,虎門服裝服飾產業管理委員會協辦的第十四屆全國紡織服裝標準與質量管理論壇將以“新經濟 新場景 新質量”爲主題,圍繞後疫情時代紡織服裝產業供應鏈質量管理新方向展開討論,探索新理念、新模式,促進產業融合和行業信息共享。

本次論壇將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創新,邀請國家相關部門,國內外權威標準機構,國內外品牌和專家學者圍繞論壇主題進行分享,同時開設“服裝品牌質控案例分享”、“服裝供應鏈風險管控”和“新標準、新技術、新趨勢”等平行分會場。

此外,論壇與2020第二屆中國(虎門)紡織面輔料交易會聯手,共通互融,配套一系列精準對接活動和專家論壇,旨在撬動服裝 產業供應鏈,加強產業集羣內循環的動力和外循環的張力,活躍產業集羣轉型升級和協同的雙循環效應。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迎新致辭時表示,後疫情時代,世界經濟將迎來大變化。擴大內需與發展創新經濟將是我們今後促增長的重點。中國紡織行業要以新實踐應對新變局,即以“數據+製造”打造更具柔性的新供給,以“內容+產品”打造更具粘性的新消費,以“產業集羣+新經濟” 打造協同創新的新生態,以“國內市場+國際市場”打造相互促進的新循環。在全球合作的圖景之下,中國紡織新定位的確立與踐行,不僅是自身發展的升級,同時也將是全球產業發展的價值機遇。未來,中國紡聯將與虎門攜手並進,共同推動“灣區時尚都市、魅力品質虎門”戰略任務的早日實現。通過各項深入合作,推動虎門服裝服飾產業向時尚產業轉型升級,彰顯虎門的時尚基因和時尚底氣。

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主任喬豔津致辭時談到: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全球產業格局重構的挑戰與產業鏈再造的機遇疊加而至。如何洞察市場先機,解讀新消費主義,融入新消費生態,探尋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之中潛在的商業風口與價值增長點,是行業抵禦風險壓力、滿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所需要思考的問題和努力的方向。當下,我國消費市場規模穩步擴大,消費結構持續升級,對高品質產品和日益多元化服務的需求持續釋放,這迫切需要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供給體系的質量,從“科技、時尚、綠色”三個維度填補“質量缺口”。

虎門是中國紡織服裝重鎮,擁有規模龐大的產業基礎、配套完善的產業鏈條、成熟發達的市場體系。東莞市虎門鎮黨委委員黃沛民致辭時表示,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不僅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也給紡織服裝行業上下游帶來衝擊,使行業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後疫情時代,全球變局下紡織服裝行業面臨升級與重塑。面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重大歷史機遇,虎門正圍繞打造“灣區時尚都市、魅力品質虎門”發展戰略,加快建設中等發達、開放時尚的現代化濱海城市,以共建世界級紡織服裝產業集羣先行區引領服裝服飾業向時尚產業升級,推動產業向高端化、高級化發展,強化大園區、大企業、大平臺的帶動作用。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是品牌發展的立身之本。近年來,虎門將質量作爲提升產品品質、推進產業升級的一大抓手,着力強化品牌培育,尤其是在加強質量建設上下功夫。

在11月5日開幕現場,身爲本屆會議的引言人,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理事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檢測中心主任伏廣偉博士就“新經濟 新場景 新質量”進行破題。據伏廣偉介紹,疫情之下,現實的不確定性與高度的複雜性,使得世界百年變局的特徵更加明顯。當面對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斷裂,貿易、資金、服務和信息等流動嚴重受阻的‘新經濟’環境,以及疫情期間人們對於隔離生活的新場景體驗,都讓我們對於近端場景下,中國紡織品應遵循的發展原則與品質標準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在全球疫情蔓延之下,中國的抗疫爲世界提供了成功範本,併爲全球樹立了疫情防控的榜樣。經過這場大考顯現出,數字經濟作爲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不僅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將深度改變產業的方式。中國日漸成熟的電商模式以及現代化物流配送網絡,在疫情期間爲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極大地便利。“可以說‘新經濟 新場景 新質量’是我們從國際到國家大環境,再到行業層面小環境給我們帶來的新思考。“新質量”不僅是更高更嚴的質量標準,以及更加規範科學的檢測程序,權威的第三方認定,還包括能夠適用於不同場景、環境的多元化、多層次的新質量。推行質量與標準的多元化,是適應當下對於環境與責任的多維度實施,最大限度避免由於質量過剩,給社會福祉帶來的損失。”

在主旨演講環節,美國紡織染色與化學家協會執行副主席Diana Wyman以“國際標準的變化及發展”爲題進行分享。其談到,面對來自全球不同的人羣、支持可持續性和適應新興技術的挑戰,AATCC強調開放和合作是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提升會員的專業性和參與度也是創建高標準的關鍵,並介紹了AATCC對標準所作出的修訂以及在研的新標準情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處長王國建以“後疫情時代的標準多元化發展”爲題進行主題演講,概述了2015年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以來,我國紡織領域在強制性標準整合精簡、推薦性標準優化完善、團體標準培育發展和標準國際化水平提升等方面的現狀,並着重分析了疫情後紡織標準化發展的新趨勢。

在中國羽絨協會理事長姚小蔓的主題分享中,其以“中國羽絨市場現狀及質量問題分析”爲題,介紹了中國羽絨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讓與會代表認識到羽絨行業前景,堅定從業信心。同時,她還分享了羽絨品質的主要決定因素,強調羽絨品質最主要的質量指標是蓬鬆度,鼓勵品牌商選用高品質羽絨提檔升級;並對目前羽絨市場亂象及造假行爲進行揭露,對常見質量問題進行分析並提出解決方案。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副祕書長、科技發展部主任李昱昊則就“防疫相關紡織品(口罩、防護服等)基本情況、問題和發展趨勢研判”進行了深度分享。其談到,紡織服裝行業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表現出雄厚的產業基礎,較強的產業競爭力,強大的社會責任感。疫情是戰場也是考場,在抗疫工作中,防疫抗疫相關紡織產業表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執行力和凝聚力,但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短板和不足,未來產業將如何定位、如何發展,是行業關注的重點和重要研究課題。

在下午的論壇中,來自愛慕股份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副總監李豔強,以“品味生活與質量管理”爲題,分享其多年內衣品牌的從業經驗,闡述如將品質生活概念融入產品,如何通過供應鏈整合和品質管理完成複雜產品的打造,以 及如何用產品引導和服務消費者。

網易嚴選資深SQE 質量工程師周雪則從“電商品牌的‘嚴選’模式”入手進行了深度分析。介紹中,她談到了品質電商網易嚴選的品質管理體系,以及網易嚴選如何通過大數據,系統建設,全鏈路的品質管理系統來實現產品質量的優化和保證。

在有關“紡織行業的知識產權保護”的主題演講中,來自暨南大學教授/最高人民檢察院民事行政安檢諮詢專家胡波則就有關知識產權的案例進行分享和案例解答。

數字化色彩體系在紡織服裝產業鏈顏色管理中的應用難點究竟在哪裏?來自上海元彩科技有限公司戰略合作總監彭輝談到,隨着技術的進步,大數據、智能製造、個性化定製、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紡織服裝行業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COLORO通過科學的顏色分類及編碼規則,將顏色的感性與理性有機地結合,實現了顏色的數字化,從而幫助時尚創意產業在數字化時代能更加精準、高效地使用顏色。

在下午舉行的同期會議中,來自卓尚服飾(杭州)有限公司供應鏈中心總經理、尚加供應鏈平臺總經理藍建雄以卓尚爲例,以“質量——超越客戶預期”爲主題,分享其多年服裝品牌從業經驗,闡述如何通過市場分析、客戶需求、供應鏈整合和品質管理打造超越消費者預期的產品。

西安工程大學紡織科學與工程學院客座教授、原安踏華寶聯合研發中心主任吳竈生,結合華寶公司作爲安踏最大供應商和作爲晉江服裝品牌特步、喬丹、爾克、361等主力供應商,其染整廠在質量管理方面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心得展開分享,講解“如何配合服裝品牌做好全面質量管控”。

產品質量不盡如人意,往往是質量績效設定不合理。深圳海智通企業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創始人王寶海以“質量績效——驅動質量持續改善的內核”爲題,分享如何合理的制定服裝供應鏈中的績效計劃並進行績效 輔導溝通,如何進行績效考覈評價並將績效結果進行應用。

牛仔服裝色牢度解決方案對於衆多服裝品牌非常重要,來自肇慶布匠織染科技有限公司 總經理肖和雲則就牛仔服裝的困擾、色牢度低的原因,生產環境影響,以及牛仔服裝的標準、新牛仔的特性進行了分析。

當全球紡織服裝經濟進入到了供應鏈更爲多元和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市場的競爭已不再只是簡單的企業與企業之間,而是轉化爲企業所處的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族羣的競爭,轉化爲供應鏈的品質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之爭。供應鏈的管理與建設已成爲關乎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從本次活動的兩大平行論壇的主題設置中,不難發現主辦方的精心。

在11月6日將繼續舉行的“服裝供應鏈風險管控”平行論壇中,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質量監督處陳業懷處長,也就廣東省產品質量監督抽查政策及創新措施進行解讀;來自深圳全棉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質量部總監呂玉峯,暢談了“品牌企業如何做好質量管理”。同時,該場參會代表還就相關問題與嘉賓們進行了討論、問答交流。

而在“新標準、新技術、新趨勢”的平行會議中,教授級高工/佛山中紡聯檢研發團隊負責人王靜暢談“口罩、防護服質量現狀及標準發展趨勢”;鉑金埃爾默公司高級產品經理鬱露介紹了傅里葉變換近紅外光譜技術助力紡織品綠色檢測 ;上海羅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運營總監相立羣則就“現階段國內外口罩過濾性能測試相關標準的要點”進行解讀;廣州冠圖視覺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畢興忠則就“AI賦能紡織品檢測行業”進行了分享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