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淮揚鎮鐵路全線通車在即,古城揚州也將迎來“高鐵時代”,每位市民都爲興奮和自豪。近日,一本84年前刻印的《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職員錄》在揚州現身。今天,該書的民間收藏家夏瑞久,有幸從頭至尾翻閱了那本《職員錄》。“京滬局局長到每一站檢票員約3500餘人,其中揚州籍職員近50人。”夏瑞久說。

《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職員錄》是用大16開白棉紙,在民國25年12月刻印,全一冊共300頁。儘管歷經84年的風霜雪雨,封面有些破損,但內頁都保存得卻相當完好。

所有的職員均按職別、姓名、年齡、籍貫、地址、電話來填報,讀者一目瞭然。”夏瑞久說,《職員錄》共錄入了京滬局局長到每一站檢票員約3500餘人。

其“職別”也就是如今的“職務”有專員、軌道稽查、工務處處長、工務處副處長、站長、副站長、電票司事、收籌司事、收票司事、電務員、監工、收籌司事、信件司事、司械監工等數十種。

這些職員中,有美國、英國等外國職員,多爲工務處、監工等高級管理人員。更多的職員來自廣東、上海、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其中廣東、上海、江蘇和浙江籍職員佔了多數。江蘇籍職員中,經粗略統計,揚州籍職員有近50人。想不到,揚州當時還沒有鐵路,竟有這麼多揚州人在鐵路上工作。”夏瑞久說。

籍貫登記爲“揚州江都”的職員佔了揚州籍人士大多數,還有少數職員籍貫登記爲“揚州寶應”“揚州高郵”“揚州儀徵”“揚州邗江”。對此,《揚州交通志》主編、中國交通史專家吳家興介紹,民國25年的揚州,江都主要是廣陵區爲主,加邗江部分區域。

《職員錄》中,在京滬、滬杭甬鐵路管理局揚州籍職員,當時的地址主要在上海、南京、常州、杭州等地,只有兩位職員登記的地址爲揚州所在地。一名是在南京當站長的楊世德,時年38歲,地址爲“江都府東街海島巷”;另一名是時年23歲的電務司事陳樹年,地址爲“江都城內東關街”。

人們都知曉東關街,海島巷又在何處?對揚州歷史文化頗有研究的學者顧誠在杜召棠《蝸涎集》中找到海島巷的“蹤跡”——“李晴峯祠,在揚州陰陽巷,於海島巷相衘接。二巷皆窄狹,長僅數百步,度其形,不類城中之巷……”隨後,顧誠又在民國《江蘇揚州城廂市圖》中找到了海島巷。“當時,海島巷,就在揚州中學對面,因時代變遷,城市建設,湮滅於歷史長河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