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童木

衆所周知,自從工業革命在英國誕生以來,西方國家在科技製造領域長時間處於領先位置。尤其是進入互聯網時代之後,歐美先進科技公司層出不窮,發展中國家很難與其相提並論。不過事實證明,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勤勞不輸任何人;中國企業家和科技工作者,很快在互聯網的基礎上打造了一系列衍生產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移動支付。

現如今,馬雲的支付寶,已經是全球規模最大的移動支付廠商;即便是“非主業”的微信支付,其用戶人數也遠非一般支付軟件可比。而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移動支付更是徹底將人們的生活改變:以往揣在兜裏的錢包、銀行卡逐漸不見了,僅僅需要一部手機,幾乎所有日常所需都能夠買到。當然,最開心的還是馬雲、馬化騰等人;畢竟支付寶和微信的用戶體量數以億計,每天的利潤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然而在當今社會的快節奏當中,任何產品都很難坐享其成,顛覆性的新事物每天都在誕生——對於支付領域來說,也是如此。現如今,四大行已經正式確認,籌備已久的“數字貨幣”即將上線;如此一來,“無現金時代”將迎來進一步發展,而人們習慣了一段時間的支付方式也將被改寫。這種情況下,很多人都在熱議“數字貨幣對移動支付的衝擊”;銀行方面卻認爲:數字貨幣與移動支付從根本上就不想同,談不上“衝擊”。

對此,微信、支付寶紛紛沉默,因爲該來的始終會來。況且微信、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已經在市場上運行良久,不會悄無聲息退場;既然如此,未來雙方之間,將大概率尋找共同發展的模式。這種情況下,新登場的數字貨幣必然受到大量關注;而從其推行的進程來看,蘇州、深圳、雄安等地,已經進行了試點測試。只不過由於測試相對封閉,很多老百姓對於數字貨幣仍然一頭霧水;不過無論如何,下面這三點你應該有所瞭解。

一、需要走的路很長

說起新的支付方式,就不得不提到支付寶;大家都知道如今支付寶在移動支付中的地位,母公司螞蟻金服上市後,更將締造一個商業傳說。然而在這些成功背後,支付寶也經歷過起起伏伏:從2004年誕生,到2009年瓶頸,再到2014年在市場上稱雄;可以說支付寶足足用了10年時間,纔將整個支付體系完善。

同樣的道理,對於新版支付方式——數字貨幣來說,它要走的路也很長,甚至大概率比支付寶所需要的時間更久。畢竟從基本定義上來看,數字貨幣與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平臺就大不相同;數字貨幣雖然看似存在與虛擬世界,實際上則與紙質貨幣效力相當,框架建立起來必然比移動支付更費功夫。因此,在最新的“十四五規劃”當中,對於數字貨幣有兩點定義:一是仍處於初始階段,二是需要制定複雜而完整的法律進行完善。

紙幣不會消失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第一款紙幣——交子,就是出自古代中國;而對於傳統的中國老百姓來說,不少人對紙幣還是很有感情的,因此也會擔心數字貨幣大環境下“紙幣消失”。事實上,這點大家完全可以放心;因爲從目前的定位來看,數字貨幣只是紙質貨幣的一種輔助,並不會完全取代紙質貨幣。最多就是令紙質貨幣的發行數量進一步減少,從而節省成本、節約資源——人們常說的“無現金時代”,只不過是使用現金的場景越來越少了,並非紙幣徹底消失。

三、改變國際貨幣市場環境

雖然在過去幾十年中,國際形勢發生了諸多變化,不過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權始終未變。然而近年來美元的地位和作用屢遭質疑,對於一些國家來說,確實有擺脫美元“束縛”的需要——這種情況下,數字貨幣成爲改變國際貨幣市場環境、在貨幣體系中突出重圍的最好方式,這也是咱們國家如此重視數字貨幣研發、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總而言之,數字貨幣的推行勢不可擋;至於對微信、支付寶等支付平臺的影響,在筆者看來或多或少會存在一些。不過既然二者從本質上來說差別很大,相互共存顯然並非難事——對此,正在讀文章的你們又怎麼看呢?

本文系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