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想要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他們往往不滿足安逸工作和微薄收入,想要在商業圈子中闖蕩一番。然而大家都知道,最近兩年生意不少做,很多行業都遭遇了“關店潮”、“倒閉潮”;雪上加霜的是,今年伊始又碰到了罕見的“黑天鵝事件”,生意人的日子恐怕更不好過了。不過市場上總有一些生意,看似不起眼,收入卻相當驚人——下面4個生意,門檻雖然不高,卻經常跟能夠“悶聲發財”,有人甚至年入百萬。

奶茶

如今的奶茶店可以說越開越多,大量年輕人都願意爲此買單;尤其是很多女孩子,即便不喫飯,也要喝一杯“秋天奶茶”才能心滿意足。事實上,奶茶生意的門檻一點兒都不高,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選擇加盟方;一旦店面開起來,只需要找幾個年輕人負責製作——既不要求什麼廚藝,也不要求與客人應酬,悶聲賺錢就行了。像近年來十分火爆的“喜茶”品牌,創始人只是一名90後;卻通過開奶茶店的方式,短短几年時間就積累了高達45億元的財富,當真令人歎爲觀止。

收廢品

隨着城市發展突飛猛進,市容市貌不斷完善,不少城裏人都會有一種想法:以前那種到處吆喝“收廢品”的人,是不是已經“消失”了?事實上,他們並沒有被時代淘汰;恰恰相反,他們的生意可能比以往更加紅火。首先,不得不承認,隨着一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依然從事收廢品生意的人確實減少了;然而對於堅持下來的人來說,他們的競爭大大減小,而且賺取的利潤越來越可觀。

值得一提的是,隨着時代發展,收廢品的生意早已不像以往那般“傳統”,很多從業者都找到了更賺錢的途徑。比如筆者所在三線城市的老城區,就有一個生意很大的收廢品的;以前收紙箱、酒瓶之類,如今也跟隨潮流,收起了電子產品、驗鈔機等等。最重要的是,人家不僅會收還會修,放在閒魚等二手平臺上一賣,價格不知道翻了多少倍。就算感覺有些髒累,收廢品的生意也不可小覷:一般傳統收廢品的生意人,都會有一座大院子;很多都是自己一直居住的,或者後期買下來的。不管哪一種情況,這樣的房產往往面積不小;前幾年拆遷大潮下,着實富了一批人。

高速服務區門店

高速服務區這種地方,外人看起來“要多偏僻有多偏僻”,似乎是一種不太受歡迎的生意。事實上,這樣的地方看似荒涼,其實卻是“悶聲發財”的場所。因爲這些生意往往有一個特點——獨一無二:對於在高速上行駛的車主來說,中間想要休息就必須到服務區;想要任何補給或者食物,也必須在服務區才能完成,因爲其他地方真的沒有啊!如此一來,服務區看似荒涼,實則客流不斷,而且裏面商品的價格往往比市區門店要高出不少。

這種情況也無可厚非,畢竟高速服務區這種地方,產品運輸費用、人工費用等成本都相對較高,售價高情有可原。不過總體來說,這些服務區門店的利潤都是相當可觀的。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有的人看到了其中蘊藏的財富,開始對一些服務區門店進行承包,一年的收入就百萬不止!甚至有人將多個服務區全部拿下,如此一來,恐怕年入千萬也不是問題。

自媒體

自媒體這一行業,說起來當真“神奇”:不用開店、無需學歷、門檻極低,只需要一部手機,就能夠開啓自媒體創業大門。更爲關鍵的是,自媒體行業還十分吸金,一般情況下都能夠“秒殺”上班族收入。對於城市自媒體人來說,有做樓市的、有做美食的、有做財經的……只要前期穩住,積累了一定粉絲,後期基本上就是悶聲發財的“躺賺”模式;經常還會有大小企業找上門,請你爲他們打廣告,報酬通常十分豐厚。而對於農村自媒體人來說,農村生活、農村特產等是常見主題;等到擁有一定粉絲基礎之後,順道就可以直播帶貨,收入也相當可觀。

總而言之,以上4個“生意”,門檻不高卻能夠“悶聲發財”,正在讀文章的你們心動了嗎?

本文系小聖財經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臺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