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說過:“我們都是有情生”。

生活於世,每個人都是有感情的個體,彼此之間相互扶持,在關鍵的時候共渡難關,才能讓處境好轉,逐漸過上期待的生活。

佛曰:要心懷善念,用慈悲心待人;但是面對惡人,同樣要用金剛手段。

這就意味着,大家在平時的生活中,不要一味地做老好人。

而是應該擦亮自己的雙眼,辨別一定的是非,才能幫助到真正需要的人,避免自己的一份善良,被別人加以利用,反而糟透了心。

這樣一句老話說,“爛泥扶不上牆”,有些人即使你努力去幫了,非但無法讓其處境徹底好轉,甚至還會被其牽連,讓你陷入尷尬的處境之中。

一、人生於世,離不開一些人際。

每個人的成長,都需要必要的交際。

在親情的關愛之下,大家獲得幸福長大的機會;在朋友的督促之下,我們能夠鼓起勇氣,追求期待的夢想,從而把握住一份精彩和成功。

不可否認,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會遇到一些人。

與對方交流的過程中,會影響你的判斷和努力的方向,恰恰是因爲這些人的存在,你能夠獲得情感的歸屬感,交流的幸福感,甚至是獲得進步的機會。

面對這些人,我們應該懷着感恩的心態去面對,感謝他們豐富了你的生活。

在往後餘生中,大家可以用心與對方相處,讓緣分長久地繼續下去;無論對於他們,還是對於你,都是一種尊重感情的表現。

人這一輩子,難得遇到投緣的人,一旦遇到了,就該彼此坦誠相待。

二、幫人是情分,不幫卻是本分。

除了真摯相處的朋友,還會有一些人,他們可能只是你人生的過客。

但是,這些人一旦遇到了你,便會懷着一定的目的,希望從你的身上撈到一些好處;甚至爲了這個目的,他們可以不擇手段。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學會拒絕。

要知道,有些人值得幫,一旦允諾了,就該全力以赴。

但是有些人,真的是幫不得,如果你招惹了,對方可能就會如同膠水一樣粘着你;給你帶來的不是舒心如意,而是會影響你的心情,拉着你一起陷入低谷之中。

面對這些人,大家一定要知道,幫助對方是情分,而選擇不幫則是個人的本分。

你有理由選擇拒絕,不要因爲顧及面子,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三、有一些人,幫了只會惹麻煩。

朋友之間的相處,是建立在真誠基礎上的。

但是“人心隔肚皮”,有些人一開始與你相處,是戴着面具的;當你揭開了對方的面紗,明白那個人不靠譜的時候,選擇及時止損纔是一種智慧的對待方式。

因爲有些人,你與之相處的結果,只會一次次的窩心。

當對方遇到困境,你選擇幫助他的結果,會讓你的處境變得糟糕,也會因此讓你被麻煩纏身;即使你幫助了對方,那個人也不會對你的付出心懷感恩。

年輕的時候,我們心懷赤誠,遇到誰都以爲是朋友。

當有了足夠的閱歷之後,大家逐漸變得心懷戒備,因爲一不小心,就會陷入人際中的陷阱,讓你的處境變得糟糕。

直到此時,大家會意識到,有一種人,落魄了也不能幫,別不懂。

第一:不靠譜的朋友。

交友的過程,看清對方的品質很重要。

如果一個人,謊話說來就來,與這樣的人相處,就要懷着一定的戒備心了;如果有機會,還是與對方選擇分道揚鑣爲好,否則很容易被他的謊言所欺騙。

即使有一天,對方告訴你,他需要你的幫助。

千萬不要做那個老好人,隨意就給予對方足夠多的幫助和支持;這樣做的結果,只會讓對方認爲,你是一個容易上鉤的人,從而給你佈局。

生活之中,那些謊話連篇的人,他們做人缺乏底線,而且爲人比較圓滑。

爲了取得你的信任,他們可能會甜言蜜語說個不停。

而實際上這些人,都是帶着一定的目的與你相處;一旦目的實現了,很容易就會放下原則,變成一個六親不認的人。

第二:沒志向的親人。

傳統上,一直有“救急不救窮”的說法。

有一些人,他們之所以長期處於困境之中,不是沒有原因的,主要因素在於,這些人沒有遠大的志向,早已接受了眼前的現狀。

當一個人,習慣了被人接濟生活,在“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處境裏,將會進一步喪失鬥志,做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懶漢。

如果你,懷着善良的心態,選擇幫助對方。

很有可能,對方從此之後就會粘着你,將處境的改善、生活質量的提升,都寄託在你的身上;當習慣成自然,他不會感恩你的付出,只會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當你幫助的時間長了,有朝一日你選擇不幫的結果,那個人會反過來說你不厚道,責怪你沒有做到“幫人幫到底”。

所以啊,即使有一些人,一直處於落魄的狀態,不是沒有原因的。而你選擇幫助他們的結果,其實只是在自找麻煩,因爲你無法改變對方。

第三:見利忘義的人。

老人家常說,“無利不起早”。

在我們的身邊,恰恰有這樣的人,他們與你保持聯繫的目的,是爲了個人的利益。

朋友之間相處,固然可以相互幫助,但是卻有一種人,他們習慣了索取,卻從不會爲了友誼付出;你選擇雪中送炭的結果,迎來的不是他的感謝,而是對方的不屑。

在需求你幫助的時候,他會放低姿態。

而一旦走出困境了,人生得意了,這樣人反過來會看不起你。

與對方相處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了好處,他就會努力往自己的身上攬;一旦遭遇了挑戰,遇到了困難,他會把你往前推,會用你來當槍口。

如果遇到這樣的人,就不要保持善良了;學會說拒絕,主動選擇遠離對方,纔不會讓你內心受傷,才能讓自己做一個,真正內心強大的人。

待人處事的過程中,許多人習慣了與人爲善。

大家懷着足夠的善意,希望與他人和睦相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在朋友陷入困難的時候,我們也會慷慨解囊,給予足夠的關懷與幫助。

我們可以善良,但是不要做老好人了。

有一些人,並不值得你用心對待;因爲你幫助對方的結果,只會讓自己陷入低谷之中,而對方卻會當沒事人一樣,瀟灑地離開,甚至還會對你落井下石。

聽說,有一種人,即使他落魄了也不能幫。

那些“出力不討好”的事情,還是就此放下吧。

作者:周樵夫,有態度的情感深耕者。寫人間溫情、看暖心故事,感謝有你一路以來的陪伴。惟願歲月靜好,放眼雲淡風輕,你我一段文字相遇,便能傾訴衷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