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B站和朋友討論了關於10月新番《總之就是非常可愛》的討論,我的觀點是認爲這部作品作爲戀愛類新番無論是故事還是製作都只能算是一個合格的水平,很難想象這樣的番劇在本季度人氣如此之高。從而引申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日本動畫的整體水平的下降,是不是觀衆審美的問題?

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日本動畫盈利模式的改變

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爲止,日本一年的電視動畫數量比起10年前翻一番都不止,比起20年前更是多到誇張。如此之大的增長,是有原因的。過去,日本電視動畫賺錢的方式,主要是看電視臺的收視率,收視率高的話廣告收入也相對會更高。而原創動畫以販賣實體光碟的形式獲得收入。這兩種方式,無論哪一種,投資方不得不提高動畫的質量,來吸引觀衆買單。但如今網絡時代,日本把動畫播出權賣到海外,只要做出來就能賣錢……這樣一來,大幅增加產量就是快速賺錢的妙方。

那麼,隨着產量的增加,業界的動畫人才資源卻是有限的,因此質量就很可能會有所下降,而從內容題材上來說,更會在意市場需要如何的產品,簡單說就是觀衆喜歡什麼,就做什麼。

這就好解釋爲什麼輕小說改編的龍傲天穿越動畫會在近些年大量的量產了,甚至到了爛大街的水平。正是因爲無論怎麼,觀衆都更期待這樣的作品出現,做動畫是要出錢的,而不是企劃人拍腦袋做的,做動畫是商業行爲,不是用愛發電,因此這些個需要大量經費完成的項目,最終都是順應市場的需求去做的,因此很多人抱怨此類作品不斷氾濫,其實也是投資方看中了利益,而極度妥協觀衆的關係導致……沒辦法,做動畫的人總是喫飯,那就得看觀衆臉色去改編作品。

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大部分的觀衆,若是鑑賞能力普遍較高,那動畫的質量和內容的水平自然會提高,好比觀衆對低俗無聊的題材如果不感興趣了,那麼投資方自然會嘗試別的題材,或者提高動畫的素質,但觀衆如果根本不在意製作的水平或者內容的深淺,那麼必然會縱容投資方做各種質量層次不齊的動畫,我做到5分大衆就能滿足,何必去做到9分呢?我認爲觀衆的鑑賞能力,對動畫業界的影響,就在這裏。

觀衆的期待和動畫迷的期待

然而這個市場並不全是大衆觀衆的天下,還有懂得作畫、演出的一些硬核的動畫迷。他們可以爲了喜歡的動畫而消費,買周邊,買動畫,參加官方的活動,他們也是相當重要的消費戰鬥力。因此高質量的硬核動畫,例如OVA動畫,原創劇場版等,一直會以自己的節奏更新。但這些硬核動畫迷,肯定是希望整個動畫業界的水平都可以越發向上。然而,這些硬核動畫迷和大衆觀衆的期待,有些時候是矛盾的。

大衆觀衆並不這麼在意演出、作畫這些硬核內容,只是希望“看個爽”,打發時間就行,看動畫始終是一種消遣。因此,硬核動畫迷和大衆的期待,會有所不同,甚至是兩個方向。

而最終決定市場的,一定是多數,也就是大衆觀衆,所以作爲一個動畫迷,我會很反感一些大衆觀衆說,“看XX番劇,不就是圖個樂嗎?”,在他們圖個樂的時候,可能就讓業界的標準一再降低,作畫崩壞越來越嚴重,隨意的取材越來越常見,因此,我得出了標題的結論,日本動畫如果越來越“龍傲天”,貶低都是爛作的時候,也只能怪有太多人喜歡這樣的作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