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的打工生活,需要來點兒刺激,廠長推薦不妨看看監獄題材——

比如溫和型的:

《肖申克的救贖》

它的地位不用多說,絕對的影史NO.1。

“牛自有牛的道理”,其對自由可貴、滴水穿石的重新解讀發人深思。

比如彪悍型的:

《斯坦福監獄實驗》

它是傳說中最邪惡的人體實驗,凸顯人的狼性、奴性,還原“地獄”般的險惡。

整個過程任誰看了都不寒而慄。

講真,把一個題材拍出花樣來,來自各國的影人都不甘示弱。

說到這,就不得不提及廠長心中的遺珠。

該片算是上述兩者的結合體。

在帶來 最強感官刺激的同時,又把 人性之複雜體現到極致——

《囚室211》

老實講,廠長再一次被西班牙電影所折服。

誰說好電影就必須要斥巨資,要大團隊大製作?

你看看《看不見的客人》,再看看今天這片。

小成本,取景地大多隻一個“監獄”,事實證明,震撼到觀衆或許並不需要太多絢爛的糖衣炮彈。

特效會看膩,直擊人心的劇情卻不會。

作爲當年 西班牙的票房冠軍,本片可謂是風光無限。

它創下觀影人數高峯,更是在號稱 西班牙“奧斯卡”的 戈雅獎攬得足足七項大獎。

即便在咱們這,也有近4萬人打出 8.0。

要廠長說,這分數一點兒也不虛。

因爲看了就會明白,它突破描繪監獄弱肉強食的老路子,上演了一出西班牙版的 “逼上梁山”。

引人入勝的情節上,蒙着一層強烈的浪漫主義色彩。

驚心動魄,蕩人心懸......

高能從第一秒開始——

幽暗的房間裏,一個身材幹瘦的老者緩緩掏出一支菸。

他沒有用來吸,而是點燃菸蒂部分,用手捏吧捏吧搞成堅硬的板狀。

然後呢。

他走到洗臉池,拿“硬板”在雙臂上劃過,當即,皮肉綻開,暗紅色的血液湧出,裂開了幾道嚇人的傷口。

瘮人的是,畫面中沒有痛苦的呻吟,只有肆意讓血流乾的放縱。

老者的結局可以預想到,此時,熒屏變暗,緩緩打出幾個大字。

這個代號爲211的囚室,到底隱含着什麼?

很快,211迎來了新的“客人”。

此人不是罪犯,而是新來的獄警胡安。

胡安爲了能給新同事,新單位留下一個好印象,便提前一天到監獄報道。

他在兩位同事的帶領下,邊逛邊瞭解情況。

他們將隨身物品放置完畢,通過層層鐵門,進入監獄內部。

誰知,當他們來到關押殺人犯、越獄犯、精神病的特殊區域外時,天降雜物,胡安被砸個正着。

他被同事快速攙扶進旁邊空無一人的211房間,進行初步的傷口處理。

與此同時,特殊區域也發生意外。

外號爲“惡母”的犯人,竟設計挾持了看管的獄警。

他搶來鑰匙,將一直被嚴格監管的特殊區域,恢復自由。

監獄裏最惡的犯人,和普通犯人融合在一起,他們興奮無比,情緒高漲,一時之間像炸開了鍋。

可以預想到,此時待在同一區域裏獄警們的處境該有危險。

於是他們緊急逃離,只是,匆忙中受傷的胡安被丟下,並被同一羣“野獸”關在一起。

但別看胡安他磕破了頭,腦子卻清醒的一批。

他迅速認清局勢,佯裝成犯人,混在其中。

不會演戲的獄警,不是合格的犯人。

胡安依靠強大的內心,當着犯人的頭頭惡母的面,淡定從容,瞎話說的那是一套一套的。

像什麼頭上的傷是被獄警打的,賣慘博同情;

像什麼他是因殺毒販入獄,住在211,被判19年,名分合情合理。

外加胡安本身長着一張無公害的臉,惡母姑且也就信了。

但,你以爲這就完了?

當然不。

胡安竟靠着能寫一手漂亮的字,以及聰明機智,成爲惡母眼前的紅人。

原本惡母讓人將監獄裏所有的監控攝像頭砸壞,胡安跳出來阻止,認爲應該留一個,好用作跟獄警談判,好談條件。

表面上是爲惡母好,實際上胡安是爲自己跟外界留一個通信口。

就這樣——

監獄裏,胡安一邊安撫惡母,一邊謀劃着如何跟外面聯合;

監獄外,領導層一邊想着如何鎮壓監獄暴亂,一邊想着怎樣保證胡安的生命安全,救他出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觀衆全程把心提在嗓子眼。

能看出,本片暗黑卻不壓抑,節奏緊湊,劇情抓人。

而在燒腦的同時,拳拳到肉的動作戲,也爲全片增添了精彩的一筆。

它不玩套路,沒有花拳繡腿,相反,每一次反擊下去,都是當下最直接的反應。

真實又驚險,荷爾蒙爆棚的場面應接不暇。

不過,正如前文提到的,要說本片最亮眼,最驚喜的,還是 故事別樣的走向。

看架勢,後續發展,貌似男主會里應外合,好巧妙壓制暴動;

又或者一場肖申克救贖式的行動,即將開始;

然而,通通都不是。

剛開始,胡安確實是一門心思要拯救自己,壓制暴動。

可當他看到身懷六甲的愛人,同犯人家屬們站在外面,無比擔心焦慮他的安危的時候,胡安慌了,徹底亂了方寸。

更讓他崩潰的是,鎮壓家屬們的其中一名獄警,對胡安愛人動粗,導致一屍兩命。

要知道,這對胡安來說,是致命的摧毀。

片中導演就在前期不斷插入胡安和愛人甜蜜的過往,這對戀人恩愛,善良,色調一直是暖暖的陽光色。

他曾對她說,“我不愛東西,我愛的是你”。

爲了未來能有更好地生活,他選擇了一份體面的工作。

失去理智的胡安,內心的惡迸發出來。

他拿起工具,朝着來進行談判的獄警走去,一條人命就此嗚呼。

胡安徹底黑化,真正的和惡母走到統一戰線。

胡安的變化讓人戰慄,可外面警局的作爲,更令人寒心。

得知胡安走向自己的對立面,他們便拋棄這顆棋子,甚至故意把胡安的背景資料悄悄遞給惡母,好借他的手,幹掉地方。

諷刺的是,惡母比代表正義的獄警們都有情義。

他撕毀材料,大呼絕不會背叛兄弟。

但獄警們這就沒辦法了嗎?

當然不。

惡母這顆棋子不幹,另有別的棋子接替。

胡安究竟能否逃過一劫呢?

男主的境遇,牽掛着每位觀衆的心。

導演藉着這個暗含複雜人性、政治隱喻的複雜故事,讓我們看清了某些道貌岸然。

囚室,囚禁的不是罪惡,而是人心,是對人性流失的悲情世界的控訴。

不敢想象,片中窮兇極惡的犯人,發起暴動,不是爲掙脫鐵欄杆,爲越獄;

而是爲爭取權益,希望監獄不再有精神和肉體上的摧殘。

一位豆瓣網友說得好——

穩定之下,白骨森森。

在這個世界上,大概沒有哪一個無辜的人,能安穩地坐在權力之席上。

權利,不過是屍骨和鮮血鑄成的牢籠罷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