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记》是张爱玲所有作品中一种特殊的存在。这与张爱玲年轻时的名篇小说不同,她的作品深邃细腻,才华横溢。

身为作家的张爱玲,用真实而令人触目惊心的文字,记录下了自己一生中最痛苦的一次经历,也就是自己遭遇情变的过程。

1946年,抗日战争结束后,张爱玲的丈夫,汉奸胡兰成到温州逃亡。张爱玲心系着胡兰成的安危,不顾路途艰难,辗转到温州看望他。一路走来,张爱玲吃尽了苦头,没想到,当她找到胡兰成时,他已与范秀美成了一家人。

下面,张爱玲亲自操刀,把自己的伤口切开,让我们看看,她经历过的真正的过往。

一、最局促的场景

张爱玲在《异乡记》中生动地描写了旅行的情景,战乱时期的银行、车站、城市、街道、乡村的一幕幕场景,一个个人物…

这位一度名门闺秀,叱咤风云的上海文坛女作家,为了爱情,委身于各种乱七八糟的地方。可是,当张爱玲追忆过去的时候,却竟异常平静而诚实地将这段经历一一真实地再现,没有任何粉饰。

这样坦率的态度,绝对是普通人无法做到的。

二、最卑微的感情

张爱玲在《异乡记》中写自己一路上的心情,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痴情。尽管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她早就知道自己这份痴情是多么愚蠢,多么不值得,但她还是老老实实地把它描绘出来。

有人说,张爱玲与胡兰成相遇,是她一生的失败。但是,谁能说清楚爱情的来龙去脉,谁能说清楚哪一个不是爱情。24岁的张爱玲,没有经历过任何单纯的恋爱,遇到38岁的情场高手胡兰成,坠入爱河,完全是被蒙蔽,盲目的。

"遇见他,她便低低地,低低地落到尘埃里,可那颗心却欣喜地,从尘埃中绽放出花朵。"

傲慢冷漠的张爱玲,曾经如此痴情地陷入这段爱情,无法自拔。可是,她遇见的却是个渣男。

张爱玲在《异乡记》中,依然毫不掩饰地刻画了自己这份卑微的痴情。路上的种种坎坷,遭受的种种委屈,更衬托出了她的痴情与愚昧——真正的作家,是有勇气正视生命的人。

三、最悲惨的结局

《异乡记》没有结局。根据编撰出版的宋以朗所言,这本书写在张爱玲的笔记本上,只有80页,找不到后半部。

不过大家都知道,后来,张爱玲见到了胡兰成。但胡兰成却“心生不悦”,因为,他已有新欢范秀美。

胡兰成把张爱玲作为“妹妹”介绍给范秀美,三人尴尬地相处了二十多天。

这二十天里,张爱玲被安排在宾馆住,但他自己从来没有住过这里。他一边敷衍张爱玲,一边对范秀美热情洋溢,张爱玲终于明白了:他是一个渣男,胡兰成!

张爱玲的爱情梦,终于在异乡破碎了

随后,张爱玲说:

"那一天,船启航了,你回到岸边,我一个人在雨中撑着伞,对着滔滔的黄浪,立在泪流不止。"

失去爱很难让人感到痛苦。回到上海后的张爱玲,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消化了这次旅行带来的痛苦,也认清了这段关系的本质。他断然与胡兰成分了手!

这种旷世奇爱,在这也画上了句号。

张爱玲生前并未出版《异乡记》,但其死后,于2010年由宋以朗整理出版。对喜欢张爱玲的人来说,这本书实在是个意想不到的惊喜,甚至,它超越了张爱玲的许多名篇佳作,成为了张谜人的最爱。

他说:“除了少数作品,我自己觉得不能写(比如旅行时写的《异乡记》),其他的都写不来。而且我真正要写的,一般都不会被看到。”

可见,《异乡记》正是张爱玲非写不可,而她认为没人看的那部作品。使她想不到的是,它竟然成为了我们的最爱,也许,这就是真诚和勇气所带来的力量吧。

可惜,这事没有完成。

即便如此,也丝毫无法改变人们对它的喜爱。早已身处异乡的张爱玲,若了解到这一点,不知是否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慰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