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懂得,所以慈悲。

我知道很多人的簽名都是這八個字,但真正懂得這八個字的人並不多。

其實它的意思很容易理解,因爲你懂得別人是爲什麼,所以你能夠慈悲爲懷。但我們也知道,這個世界上最多的就是“既不懂得,也不慈悲”的人。

知道卻做不到,那就是“聽過很多的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等於是根本不懂。

諸位,你可知道什麼是慈悲?

慈悲一般用於道德修養極高的人身上,佛要拯救衆人於苦海,這就是慈悲。慈是安樂衆生,悲是悲天憫人。

大慈,與一切衆生樂;大悲,拔一切衆生苦。

你是什麼人,敢說自己“慈悲”?

慈悲的內涵是智慧,因爲有智慧,你才能對別人的痛苦感同身受,真正懂得對方的苦處。

實際上,我在今年之前,對於“因爲懂得,所以慈悲”的理解也是相當膚淺的,每次想到這句話,都會想起當年那個女網友的簽名,根本沒有體會到它是什麼。

按照我現在的理解,所謂懂得,既是理解別人,也是理解自己。一個對自己都不理解的人,又如何能夠去理解別人呢?

每個人都有一團慾望,誰的身上還沒有幾分“貪嗔癡”呢,我們都犯過錯誤,做過傻事,這些經歷和記憶往往會追殺我們很久。

如果你不瞭解自己的內心,不直面自己,那你永遠放不過自己,人都是困在自己的想法裏,被自己所折磨的。

放下過去,放過自己,這纔是慈悲。

而因爲你自己“從泥坑裏爬起來”過,你才能由己度人,去理解別人的所作所爲。

對自己慈悲很難,對別人慈悲更難。

樓下的一個男人病得要死,那間壁的一家唱着留聲機;對面是弄孩子。樓下有兩人狂笑;還有打牌聲。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我只覺得他們吵鬧。

這是魯迅先生的一段話,他雖然說是吵鬧,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那種悲憫的情懷。

人性都是自私,照顧好自己都已經很難了,誰還有餘力去關心別人呢?

事實上,寬於律己,嚴於律人。我們對於別人從來都是挑剔的,苛刻的,別人的分量很輕,自己卻恨不得成爲整個世界。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不利他就不能利己,沒有人是孤島,在這個世界上,我們誰也無法獨善其身。

無論是自我的人生修養還是事業成就,我們的進步都需要別人的參與。

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句話,“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事不可做盡,話不可說盡。”所謂留有餘地,這就是一種慈悲。

我們終其一生,都要學會去放彼此一條生路。

在生活上,我們要爲家人、朋友、陌生人考慮,理解他們的難處和苦衷,明白他們現在的境況,體諒他們的侷限,儘量成人之美。

在感情上,要學會關心對方,懂得讓步和包容;在工作中,要理解別人的所欲所求,在堅持自我的前提下,儘可能去幫助別人,成就別人。

要知道,不管生活還是感情和工作,“懂得”是一個關鍵的素質,從某種意義說,人和人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比拼的都是理解力——理解自己、理解別人和這個世界。

懂得是慈悲的前提,其實,“懂得”之後,很多人沒有走向“慈悲”,他們反而是去損害別人,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割韭菜了。

現實中不乏這樣的人啊,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全看自己的選擇。當我們遇到這樣的人,就不能講什麼慈悲了,不然以德報怨、何以報德?這時候我們應該是“金剛怒目,降妖伏魔”。

最後,理解萬歲,慈悲永恆。善哉,善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