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巴冲突中,印度是绝对占据优势的。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从1947年印巴分治进而分别建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以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历次冲突基本都是胜多败少,对巴基斯坦保持着巨大的优势。

而之所以出现这样一边倒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印巴分治的基础是英属印度宗教的分野,而印度教徒的数量又远高于穆斯林,所以印度建国之初的体量也远大于巴基斯坦。而在起点高度相似的情况下,体量也就天然地等于能量。

所以,这也注定了印度在历次印巴战争中总是能以大欺小、恃强凌弱。

除了在1948年第一次印巴战争中夺取了3/5的克什米尔,印度还在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中夺取了巴控克什米尔大片土地,在1971年第三次印巴战争中更是推动东巴基斯坦独立,从而彻底肢解了巴基斯坦,扭转了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的局面。

但印度对巴基斯坦的优势也就止步于此了,这其中既有印巴战争难以爆发的因素,更有以下原因:

1、两国实力差距小

虽然印巴分治令印度在人口和国土上讨到了不小的便宜,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能长期保持盛气凌人的实力。

因为没有经历革命或战争的洗礼,印度上不能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下不能将统治力贯彻到基层各个角落,中不能废除根深蒂固的种姓制度,使得印度建国70多年来从未进行过深刻的社会改革尤其是土地改革,工业化更是无从谈起。

虽然告别了地理概念的时代,但印度一盘散沙和山头林立的局面没有改变。

但匪夷所思的是,印度虽然没有大国潜力,但却从来都是满满的大国气。

由于统治阶级的换汤不换药,使得印度对英国殖民者感恩戴德,对近200年的被殖民史更是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历史认知的缺位使印度自诩为英属印度的继承者,为恢复所谓英属印度的版图。所以印度对昔日同样被英国侵略者蹂躏的小伙伴进行变本加厉的欺凌,而巴基斯坦更是首当其冲。

但即便如此,特别是巴基斯坦作为拼凑起来的国家实力更是虚弱,但印度外强中干的特质在巴基斯坦面前暴露无遗。

对于印度而言,所谓的优势是彻底消灭巴基斯坦,从而恢复英属印度的荣光,但印度显然无能为力。于是着急上火的印度领导人泡在恒河里进行了三天三夜的冥思苦想,终于创造性地提出了“发展核武器,扫平大南亚”的历史性决策,然后巴基斯坦在1998年同步拥核。

印巴核武器的平衡,不仅抹杀了印度的所谓军事优势,更将巴基斯坦和印度拉回了同一起跑线上,印度是真正的偷鸡不成蚀把米。

2、外国势力介入多

1971年的印度之所以不顾一切地推动东巴基斯坦独立从而肢解巴基斯坦,根本原因在于印度苦巴基斯坦久矣。

虽然英国的印巴分治方案给了印度巨大的体量,但作为世界知名的搅屎棍,奉行“你若安好,那还了得”原则的英国当然不愿看到印度安好,所以巴基斯坦的存在,就是为制衡印度而生。

通过夺走印度河流域和恒河入海口,印度被巴基斯坦东西夹击、掐头去尾,怎一个难受了得?

而且,通过在克什米尔故意埋雷的方式,让印度和巴基斯坦打得不可开交,而因为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部分地区的掌控,印度通往中亚的出口也被彻底封死。

如果说英国的埋雷只是不想让印度好过,那么中美苏等国的介入就是不想让印度好好活着。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正当印军高歌猛进,巴军接连败退时,志得意满的印度收到了北方邻居军事介入的严厉警告,这让印度马上回想起了三年前被邻居揍得屁股尿流的峥嵘岁月,所以印度的撤退比当年的败退还快。

应该说,印度之所以能够独立并在国际社会发挥影响力,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绝对功不可没,尤其是两国兜售的武器装备,让印度比涂了神油还来劲,而美国对英国的绞杀更是让印度有了异军突起的资本。

但,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不会允许印度的崛起,毕竟大国的位置从来就很挤。所以在印度偷摸着拥核后,无力回天的各大国在巴基斯坦拥核问题上达成了高度共识,而巴基斯坦更是把核政策定位为针对印度,印度渴望通过拥核独霸南亚甚至增加国际社会话语权的梦想彻底幻灭了。

所以,印度难以彻底消灭巴基斯坦,绝非印度不够努力,而是努力了也没有什么卵用。就像天赋比努力重要一样,印度的命运,就像种姓制度那样早已将印度的命运安排得明明白白。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