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廣場微型消防站

發生火災,撥打119,消防車呼嘯到場。這個反應速度快不快?快,但還可以更快。火災救援就是和時間賽跑,否則小火會變成大火,損失更大。於是,一支快速應急“特勤小隊”誕生了。它被人們賦予一個帥氣的稱呼:微型消防站!

生活中,社區和商場、大廈等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的微型消防站可能不起眼到容易讓人忽視它們的存在,但是一旦消防站點附近需要救援,它在第一時間就能投入使用,發揮作用。那麼,什麼是微型消防站、目前上饒有多少微型消防站、一個佔地不過幾平方米的微型消防站能起到什麼作用?119消防日前夕,記者帶着這些問題進行了實地探訪。  

“三分鐘”消防圈救早滅小

頭盔、消防衣、手套和麪罩等消防裝備一應俱全,水帶、水槍和滅火毯等消防器材擺放有序……上饒萬達廣場二樓的微型消防站,乾淨透明的玻璃櫃裏,整齊劃一的消防器材物品不時吸引路過羣衆的關注。

市消防救援支隊接警調度員王軍向記者介紹,我市目前已建成各類微型消防站1071個,隊員5500餘人。微型消防站是以救早、滅小和“三分鐘到場”撲救初起火災爲目標,依託社區、消防安全重點單位自有安防力量建成的志願隊性質的消防管理組織,其主要任務是負責企業、單位日常消防安全巡查、宣傳培訓教育及初起火災撲救,是社會最末端的火災防控力量。

微型消防站一般場地不大,配備站長、副站長、消防員、駕駛員、保安員等人員,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水槍、水帶等滅火器材,以及外線電話、手持對講機等通信器材,並選配消防頭盔、滅火防護服、防護靴、破拆工具等器材,集防火、滅火等多種功能爲一體,堪稱小型消防隊。

“根據火災發生的規律,前三分鐘是火災的初期階段,是滅火最有利的時機,一旦錯過,就可能會造成火勢蔓延,導致滅火時間加長,損失也會相應增大。”王軍告訴記者,社區或重點消防單位一旦發生緊急情況,微型消防站可以在第一時間集結本單位消防力量進行初期火災的撲救,爲專業消防隊到達創造有利條件,對火災的撲救、降低損失是很有幫助的。

王軍介紹,“打早、滅小”是火災發生後的最佳處置方法,微型消防站一般是設在經常有人值班的地方,具備地理距離近、機動靈活的優勢,一旦發生突發情況,執勤工作人員可迅速集結,以確保達到“三分鐘到場”的要求。目前,在火情發現早的情況下,有些單位基本上可以依靠本單位的消防隊伍滅火。

居民身邊第一道“防火牆”

記者在萬達廣場慧雲智能化管理中心看到,裏面有42個監控視頻。萬達廣場商管主管余文告訴記者,消防站共有隊員19人。慧雲智能化管理中心安裝的是煙感溫感自動火災報警器,共有12987個火災報警點位。管理中心接到報警後會立即通知商管員跑點,150秒內確認現場情況。

據余文介紹,去年11月23日早上7點多,微型消防站接到報警:十六道金街一商店因店主忘記關火外出,油鍋冒濃煙。撥打119報警後,消防站負責人帶着隊員立即趕往現場,在明火未起之前迅速控制了火勢。消防救援大隊消防員抵達時,火情已完全解除。

“韓膳閣烤肉廳”位於萬達廣場十六道金街路口。店主王根旺告訴記者,近幾年,他經常會看到萬達廣場組織工作人員、志願者、環衛工人和附近的居民一起學習消防知識,參加消防器材操作演練。如今,經過實地操作演練後,他學會了怎樣正確使用滅火器、如何將水管快速接上消防栓,自家店內的滅火器也被他擦拭得乾乾淨淨。

白鷗園市場微型消防站是上饒首個微型消防站。10月28日下午,記者來到白鷗園市場,看到微型消防站設在白鷗園市場東側的小樓內。消防站站長鄭玉旺告訴記者,站內配備了1輛水罐消防車、8名消防員以及各類專業消防器材等。消防員由市場物業人員擔任,所有消防員都到信州區消防大隊接受了專業的崗前培訓,培訓半個月後正式上崗,在白鷗園開展防火巡查和初期火災撲救等火災防控工作,將消防部門滅火救援力量延伸到一線,一旦有突發情況,可及時出警救援。

記者採訪了在市場2樓開服裝店的章老闆,他露出自己左胳膊上的燒傷疤痕告訴記者,8年前,他的服裝店曾意外失火,雖然火情較小,最後在附近商戶幫助下接水撲滅,但他自己卻在救火時被燒傷,還燒燬了很多服裝。章老闆說:“有了微型消防站,真要是哪裏着火了,消防隊員就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趕到現場,將火撲滅,保證市場的安全。”  

業務培訓切實提升“戰力”

爲充分發揮微型消防站應有作用,全面提高微型消防站隊伍應急救援和火災預防能力,市消防救援支隊對全市所有社區微型消防站和重點單位微型消防站隊員集中開展業務輪訓。

支隊分批組織微型消防站隊員到大(中)隊跟班輪訓,實行白天跟班輪訓,夜間歸隊執勤的輪訓模式。輪訓週期爲7個工作日,以開展體能、技、戰術訓練、消防設施識別操作、滅火救援知識學習爲主。輪訓結束後,支隊對所有參訓隊員進行結業考覈,並將考覈情況通報微型消防站主管單位。新招收微型消防站隊員考覈合格後方可發放微型消防站隊員工作證,實行持證上崗。考覈不合格的進行補訓、補考,確保所有參訓隊員“百分百參訓、百分百考覈、百分百持證上崗”。

目前,市消防救援支隊已建立起微型消防站隊員常態化業務培訓機制,每年對在崗和新招收隊員培訓一遍、參訓隊員考覈一遍,突出器材裝備操作、責任區情況熟悉和基礎性應用性訓練,切實提升微型消防站隊員日常消防管理水平和滅火救援實戰能力。

練兵千日用在一時,在一次次烈火考驗中,微型消防站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得到了羣衆的認可。

去年10月7日13時26分,三清山消防救援大隊接到報警稱,位於三清山風景名勝區外雙溪服務區一飯店發生火災,大隊消防員趕往現場,並立即調動周邊的微型消防站先行處置。14時08分,到達現場後偵察發現,着火飯店爲三清大院的廚房,建築爲鋼混結構,燃燒物質爲廚房內的油煙管道和廚房的頂棚,內部無人員被困,過火面積約8平方米。由於天倫大酒店、假日酒店、希爾頓大酒店三個微型消防站8名隊員先行處置得當,大隊到達現場時火勢已得到有效控制,14時40分火勢被撲滅。(見習記者朱宇慶 記者吳衛民)

上饒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