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是徐童拍攝的第一部紀錄片,跟蹤拍攝了一位性工作者的生活,記錄了這個農村女孩在麥收前後,輾轉於北京與河北定興縣,閆家營村的兩種生存狀態。這部影片反映的底層社會的悲哀和無奈,觸目驚心。

牛洪苗是一名性工作者,一次一百,包夜三百。但是,在人羣中,和普通的女孩沒什麼兩樣。她不會穿暴露的服裝,也沒有什麼特別不文雅的舉止。

她的男朋友也是她曾經的客人,在附近的工地開塔吊。那個男人讓她心動了,他們會一起喫飯,時不時在電話裏調情。沒在一起的時候,有時,一天給她三四個電話。和他講電話的時候,她的臉上會不自覺地浮現燦爛的笑容。

當她從婦幼保健院拿回體檢報告給他看的時候,說:這不,病原體這不都是沒有嘛,這不就有點炎症嗎,然後喫點藥就沒事了。他淡淡地說:“保重啊”,感覺就像是預謀了要分離。

在河北的老家,他打來電話,猛然說:“我只是你生命中的一個過客,一顆流星。”她知道,他們可能真的要分手了。徐童問:“許金強到底怎麼回事?”她說:“揹着我嫖娼去了。”她曾經跟許金強說,你千萬別跟我動真感情。後來,她自己卻動心了。

她家在農村。麥子熟的時候,她父親得了重病,她回鄉去收麥子,可能這就是電影名字的來歷吧。她的父親因爲腦血管疾病長期治療,她賣身所得全部花在了醫藥費上,真的是個很孝順的姑娘呢。

有個細節,她在醫院陪父親看病的時候,玩一個玩具警車。她故意弄翻它,然後,笑着說:“失事了”,說明她在生活的重壓之下,仍然童心未泯,努力在尋找生活的樂趣。

我在想:如果她的家庭沒有那麼重的負擔,沒有重病的父親,那麼,她會不會和別的女孩一樣,找一份普普通通的工作,收入低一點,但不至於出賣自己的身體呢?

以前,我對這個職業帶有偏見的,覺得,大多從事這個職業的,都是自甘墮落。看了這個電影后,我知道,有很多人,都是生活所迫,不得不從事一些見不得光的職業,只能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