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泉城廣場以北、大明湖以南的老城區,是濃縮濟南歷史文化的核心區,統稱爲明府城片區。如今,經歷了轉型,被重新定位的這一老片區在新時代煥發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成爲了新時代的文化秀場。

國貨、老字號碰撞新潮集裝箱 探索商業新形態

文創潮品、街頭演出、國貨老字號、塗鴉集裝箱……與其它夜市不同,先鋒創意混傳統文化的泉城路商業街夜市,讓濟南的夜晚瀰漫着創意、創新、時尚的文化氣息。

在泉城路世貿廣場附近,帶有個性創意塗鴉的幾十個集裝箱店面以及小汽車改造的移動攤位格外吸引眼球。

“寶寶們,這些集裝箱塗鴉都超酷的,有辛普森、超級瑪麗還有海賊王!裏面不光新潮玩意很多,居然還有平陰玫瑰餅、金絲小棗、南腸這些山東特產,真是愛了愛了。”11月5日晚8點,正在一集裝箱店鋪前直播的“00後”大學生阿琪興奮地告訴記者,前幾天她來到泉城路集裝箱拍照發朋友圈後,獲得了朋友圈最高一次點贊數,大家都在問這是哪裏,不少外地朋友也表示想過來逛逛,所以她今天特地開了直播帶大家“雲遊泉城路”。

大白兔沐浴露、大白兔揹包、大白兔口杯……在經營國貨品牌“大白兔”周邊商品的集裝箱內,不少人排起了長隊。陪伴好幾代人度過歡樂的兒童年代的“大白兔”如今衍生出來更多周邊產品,吸引了各個年齡段的顧客前來購買。同樣,旁邊一家經營國貨護膚品牌的集裝箱內,也是人頭攢動。店主程先生告訴記者,最近不少人慕名到此,不僅自己生意比之前在工作室裏要好了,那些被“雪藏”的國貨品牌也漸漸得到了更多年輕人的認可。

不僅幾十年的國貨品牌賣的火爆,集裝箱內的百年國產老字號也十分走俏。在此經營着老字號阿膠品牌的店主於先生告訴記者,自從今年九月份他們品牌駐入集裝箱後,老字號牌匾和前衛集裝箱的混搭風吸引了不少顧客前來體驗購買。爲了讓更多人對老字號品牌一目瞭然,店內還特意製作了不少關於品牌介紹的創意海報和推出了新潮體驗裝,收到消費者的好評。與以往在商超裏中老年顧客較多的情況不同,以“95後”和“00後”爲代表的年輕人也加入了集裝箱內的老字號購買大軍中。“集裝箱現在不僅晚上營業,白天也營業,不僅給百姓提供了更多購物休閒好去處,也讓我們老字號品牌和最新潮的集裝箱相結合,迸發出新的活力。”

非遺手藝人集體亮相 創新傳承爲非遺文化添新彩

鋦器皿、手工製作銀壺、刻瓷、中國結繩藝、烙畫、古琴、陶塑、糖人……在百花洲內的傳統工藝工作站裏,一系列蘊藏傳統文化的非遺產品給人們帶來返璞歸真的溫暖。經過四年的發展,這裏儼然成爲非遺手藝人大施拳腳的一方天地。“找非遺傳承人來百花洲”,也已逐漸成爲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

“如果沒來到這,我堅持不到現在。”鋦瓷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趙殿文告訴記者,補瓷是一門古老的非遺手藝,就是把打碎的瓷器,用像訂書釘一樣的金屬鋦子再修復好。以前他開的小工作室一直冷冷清清,自從去年來到百花洲後,更多人知道了鋦器皿這門民間手藝。有些老人,家裏壞了茶壺,用習慣了捨不得扔,來到就來找趙殿文鋦起來。“這裏爲傳承人免費提供工作場地,身懷絕技的手藝人們由散落到聚集,還可以進行技藝上的切磋,有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中國結入門比較簡單,對很多人來說可以是一種謀生的手段。”從事了30多年手工編織的手藝人尹崇芹在這有間工作室,平日裏,除了創作、授課,尹崇芹還堅持參與扶貧事業,爲省內外300多個村莊進行精準扶貧中國結技能培訓,累計培訓人員近3萬人次,經過培訓後的貧困人口收入提升至3000多元,走上了一條通過非遺技能,脫貧致富的道路。

手工藝+教學、劇場+直播互動……記者注意到,除了線下宣傳,百花洲還引領非遺手藝人拓展了非遺傳承傳播的方式,逐漸打破常態,與時下潮流結合,直播、短視頻等多種非遺傳播形式層出不窮。“我們不少年輕傳承人都將非遺老手藝等搬上各短視頻平臺,把一招一式、一針一線都展現在網友眼前。”11月5日上午,正在直播刻瓷技術的手藝人小徵告訴記者,她直播的過程還穿插對刻瓷這項非遺文化和百花洲的科普,深受年輕人的追捧。令她驚喜的是,與網友的實時交流和親密互動,不僅提升了刻瓷文化的知曉度,直接拉動了銷售額。

如今,百花洲已成爲集非遺體驗、國際交流、學術研究、城市巡展、文創沙龍等於一體的非遺文化體驗創新綜合體、非遺文化創意產業及全國非遺傳承人聚集地,走出了一條非遺文化發展的新路子。

記者 | 張子慧

責編 | 馮欣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