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提這麼一個問題:中國曆代皇帝中,誰對後世子孫最好?

這個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朱元璋。

可能是朱元璋從小遭的罪比較多吧,就像現在中國的祖輩、父輩們,由於他們在自己那個年代受的苦多,遭的罪大,所以對自己的孩子們格外的溺愛,以至於把小孩都培養成了高智低能寵兒。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他認爲江山就是他老朱家的,就應該由老朱家的人來享受。

按照這個思路,自己是皇帝了,那朱氏宗親當然也要弄個親王、將軍一類的乾乾纔行,於是大筆一揮,一下子封了好幾十個親王。

“明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歲祿,不授職任事,親親之誼甚厚。 (《明史》張廷玉)“初封親郡王、將軍才四十九位 。”(《明穆宗實錄》)

在建國之初,明朝的邊境一帶並不安定,殘存的元朝勢力依舊對着中原虎視眈眈,所以,朱元璋把他的各個兒子分封到各地,分封範圍很廣,東起遼東,西到陝西甘肅。

既然擔負着保家衛國的重任,那藩王的權力就很大了,王府就是一個小朝廷,有文臣,還有武將。

親王擁有司法、人事權,境內百姓有敢違犯藩王的,親王有權處置,地方政府無權過問。

就是地方的官員,藩王對他們也有生殺予奪之權。

他們的府第、服飾和軍騎,僅次皇帝一等,那些因功授勳的公侯大臣們見了他們,都要“伏而拜謁”。

經濟待遇也很讓人眼紅,按照不同的等級,他們的祿米是親王一萬石, 郡王二千石, 鎮國將軍一千石……就是一個小小的奉國中尉,由於沾有皇親的緣故,也要食祿二百石。

除了固定的俸祿,親王、郡王另外還有各種補貼,如錦、紗、羅,絹、綿,鹽,茶等。

而朝廷各級官員的工資標準,就是正一品宰相,年俸也不過1000石;一個正七品的小官,只有90石。和親王一比,還不及零頭。

這樣一來,朱家的子弟是高興了,朝廷的負擔卻加重了。

朱棣之所以發動“靖難之役”,和他具有相當的勢力大有關係。

燕王朱棣鎮守燕京,是直接抵擋元朝殘餘勢力的門戶,所以軍事實力非常雄厚。

建文帝繼位後開始“削藩”,這一下惹惱了朱棣,於是打着“清君側”的名義造反了。

仗打了3年,就讓朱棣奪取了天下,史稱明成祖。

朱棣奪權後,對建文帝朝的文臣武將進行了血洗,手段之殘忍世所罕見。

但朱棣只是懷着一股怨氣清算建文帝極其餘黨的,朱姓子孫還是要保護的。

於是依照前例,還是保留了以前的優厚待遇,但剝奪了他們的兵權、治理權,甚至是自由走動的權力。

如規定二王不得相見。也就是說,一奶同胞的親兄弟倆人,一旦成年到了自己的封地,便終身不得相見,這樣就避免了互相之間的暗自串聯。

親王不許離開自己的封地,即使清明節出城祭祖,也要事先提出申請,得到允許後才能成行。

如果親王在王府內憋不住了,私自出城去遊玩,地方的官府要及時上奏,否則有關官員全部從重杖罪,文官直至罷官,武官降級調邊疆。

這樣一來,王爺們都被牢牢地束縛在王府之中,整天無所事事。

由於喫的太好,雄性荷爾蒙激素大大超標,那剩餘的精力往哪裏施展?只有在牀笫之間消耗量了。

並且國家有規定他們生下的後代還由國家掏錢撫養,這不是一本萬利的好事嗎?

“宗室年生十歲,即受封支祿。如生一鎮國將軍,即得祿千石。生十將軍,即得祿萬石矣……利祿之厚如此,於是莫不廣收妾媵,以圖則百斯男。”

於是,朱姓子孫的後代呈幾何級的增長。

從此後,一個個令人目瞪口呆的紀錄,就此誕生了。

史料記載,山西慶成王朱鍾鎰,公元1492(明弘治五年)時創下一個驚人的記錄——生育子女94名(山西巡撫楊澄籌的奏疏)。

老子這麼“勤奮”,兒子們也不甘示弱,於是到孫子輩時,全族已經達163人;再到曾孫輩,人員更是多達510人。

史學家王世貞曾做過詳細的統計,即每過十幾年,明宗室人數就會增加50%。

科學家徐光啓依史料推算,明宗室人數每過三十年,就會增加一倍。

史料記載,明朝建國之初宗室人數總共58人;到永樂年間時,已達127人;嘉靖三十二年(1553),增加到19611人;而到了萬曆三十二年(1604)時,已突破令人喫驚的8萬多人(陳梧桐《洪武皇帝大傳》)。

到了明朝末年,朱氏子孫已經裂變到一百萬人之衆。

這麼龐大的人口羣體,並不能創造生產力,而是地地道道的高級寄生蟲。這些人的一切消耗都有國庫來出,朝廷每年的負擔可想而知。

在嘉靖年間,就有大臣上書皇帝:

“王府將軍、中尉動以萬計,假令複數十年,雖損內府之積貯,竭天下之全稅,而奚足以贍乎?”“將來聖子神孫相傳萬世,以有限之土地,增無算之祿糧,作何處以善其後?”

也就是說,纔到了明朝中後期的嘉靖年間(1522-1566年),朝廷即使竭盡舉國之力,也已經難以供養皇族子孫了。

所以說,應該是朱棣時期制定的藩王制度,繁衍了一羣寄生蟲,是他們喫垮了大明江山。

結語:

不管怎麼說,朱元璋時代的藩王有自主權,那裏的封國是自己的,乾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自己的口碑。

如果自己封國內弄得民不聊生,豈不顯得自己太無能?所以他們還能以天下爲己任,盡心盡力的管理好自己的一片天地。

可是朱棣後來這個規定,親王們沒有了生活壓力,沒有了責任心,整天就是胡喫海喝、醉生夢死。

老百姓有句俏皮話,叫老母豬進了菜園子——連喫帶禍禍。

再豐富的物產也養活不了這麼多的寄生蟲啊!

於是到了明末的崇禎年間,內憂加上外患,大明王朝終於轟然倒塌。

從此以後,大明江山成了過去式,由滿清這個新王朝所替代。

參考資料:《明史》 《明實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