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旅遊城市,似乎都有一條遊客必打卡的街區,非常商業,當地人幾乎不去。

像蘇州的山塘街,成都的寬窄巷子,陽朔的西街….比比皆是。只有外地的朋友來遊玩,才帶着去轉一圈,感受下當地“特色”。

蘇州山塘街

那次去桂林小住幾日,找了家看得見桂林山水的度假酒店發呆了幾天,桂林那些必玩景區,像兩江四湖,陽朔,灕江,龍脊梯田,一個都沒有去。

桂林,世界著名的風景遊覽城市,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享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譽。

之前來桂林,著名景點幾乎都去打卡過,如今旅行,更喜歡一些小衆安靜的地方。

那天傍晚閒來無事,去了桂林市區的東西巷。屬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決定,逛了一圈回來,還是覺得索然無味,如同雞肋。

這是2016年新開街的桂林東西巷街區,定位爲桂林首家多功能立體式特色商業城,是桂林市一個集旅遊、民俗、文化、購物、餐飲、休閒、娛樂爲一體的綜合性商業街區。

雖然東西巷是桂林明清時代遺留下的唯一的一片歷史街巷,見證了桂林城自唐代武德年間建城後近1400年的歷史興衰,也是桂林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是走在其間,真有些走在成都寬窄巷子的感覺。

桂林東西巷分爲東巷與西巷,本身是仿建成都寬窄巷建造的。東西巷背後緊靠着王城景區及廣西師範大學,王城便是當年王爺住過的地方。

以“市井街巷、名人府邸”爲特色的東西巷,是桂林地方特色的許多老字號的發祥地,有許多桂林的傳統老字號店鋪,如“又益軒”米粉、“張永發”的染布等。

但不管是小喫街、美食廣場,還是餐廳、咖啡店、飲品等,並沒有太多的桂林當地特色。

如我這樣的外地遊客,逛了一圈,便只能找一家咖啡館坐着。

好在東西巷離灕江很近,周圍還有一些建築可以逛一逛。

桂林逍遙樓便在不遠處,這是唐代桂州城之東城樓,上面顏真卿所書“逍遙樓”石刻碑,不過也是新建的建築了。

來這裏喫個晚飯,還可以去灕江邊散個步,算是最大的收穫了。

每次逛這樣的商業街區,總會讓我想起青海西寧的平安驛,同樣是商業街區,讓人記憶非常深刻。

平安驛裏面的餐廳,極具地方特色,每一家小喫店都很經典,不會踩雷。幾乎每一次去青海西寧,都會想去一次的地方。

青海西寧平安驛
青海西寧平安驛

入夜後的東西巷,街燈亮起,才慢慢有了一些感覺,也有了一點按快門的衝動。

只是這紅燈籠,這彩燈,任何一個城市都類似。

遊客還挺多,也有一些本地的年輕人選擇到這裏來喫晚飯,大多是全國都有的連鎖店。

石板路很新,沒有歲月的痕跡,邊上的建築也都很新。

總的來說,桂林的東西巷,屬於那種來過一次,不會再來第二次的地方。但倘若不是自己親自去過,看網絡裏的宣傳,會想着去打個卡的地兒。

大概是去過的地方太多了,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吧!

傍晚在灕江邊散步,還有人在灕江裏游泳,看着當地人安逸的生活,看這夜色裏桂林山水特有的造型,纔有了身處桂林之感。

你去過廣西桂林麼?旅行時會去打卡當地的商業街區麼?評論區來聊聊。

關於若有所思:江南小女子一枚/環球旅行家/到達南北極/旅遊自媒體,關注我,陪你一起看世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