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爺子是不是腦子有問題,見人就推廣他家的果樹苗,一下子種植了一百多畝,八成是賣不出去了,怎麼大冬天就鼓動人家種植果樹,真是太不靠譜了!”

鄰居們聽完張大叔的介紹,當時沒說什麼,離開後這才小聲說道。

張大叔是亳州市牛集鎮圈椅村人,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果樹種植戶,在他的帶領下,整個村子通過種植果樹,並採取果實採摘的模式,都走上了發家致富的道路,“杏花村”的美名更是成爲當地的招牌。

而他在做好採摘園的同時,更是先人一步,搞起了果樹苗繁育事業,短短几年的摸索實踐,就發展到如今100多畝的種植面積。

俗話說,學而優則仕,張大叔是種而優則成名了,但名氣歸名氣,鄰居們的質疑也不是沒有道理,衆所周知,果樹種植基本都是在春季進行,特別是黃淮地區,植樹節前後,春風化雨,正是移栽果樹的大好時光,這樣的種樹時段,早已在人們心中紮下了根。

所以,現在讓大家“反季節”種植果樹,即便大家相信你的技術和名氣,但從心理上還是接受不了。

那麼,冬季種植果樹到底合適嗎?

對此,張大叔解釋說:“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學,我說的話從來不會空穴來風,更不會爲了一己私利勸大夥現在種植果樹,從而達到多賣樹苗多賺錢的目的,大家有疑慮這很正常,但我還是要給大家說說其中道理。

春天種植果樹沒有錯,但在初冬時分,咱們這裏的氣溫還沒到天寒地凍的程度,果樹雖然已經落葉,但根系還正處於發育的第二個高峯期,也就是說,這時候移栽果樹,根系還是生長的,但枝幹已經進入了休眠。

這樣就減少了樹體的營養消耗,而春天移栽,果樹已經發芽現蕾,那時候根系傷口癒合需要營養,果樹發芽現蕾也需要營養,當樹體營養消耗殆盡後,這棵果樹也就報廢了,所以,春季移栽果樹有個成活率的問題。

而現在移栽,就解決了這個問題(深秋初冬階段),等待來年春暖花開,果樹的根系經過一個冬天的癒合生長,早已準備完畢,蓄勢待發,由於沒了緩苗期,根系又好,所以當年就可以開花結果,喫到甜美的果實。”

聽了張大叔的詳細介紹,雖然很多人放棄了質疑,但依然沒有人願意行動起來,鄰居們表示,不到果樹種植的季節,硬要我們改變習慣提前種植,從心理上確實接受不了,至少明年種植哪些果樹,我們現在還沒開始考慮呢!

這就像烈日炎炎的夏季,服裝店裏反季節賣羽絨服一個道理,雖然實惠,但讓大家轉變心理,也需要一個過程。

張大叔對此表示理解,但對於科技種植技術的普及,他表示還要繼續深入宣傳下去,雖然人們對新事物有個接受的過程,但你不去普及、不去解釋,新技術在大家眼裏,永遠都是新鮮事物。

同時,張大叔也坦言,每年到春季植果樹季節,也確實都是他最爲繁忙的季節,如果大家接受這個階段種植建議,從而就拉長了果苗銷售期,也就可以減輕屆時的銷售壓力。

對於張大叔這種果苗銷售方式你認可嗎,如果是你,你願意採取這種模式種植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