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行原行長戴相龍:建議組建3-4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券商,推進更多企業上市

11月9日下午,在進博會配套活動——2020年世界併購大會上,中國人民銀行原行長戴相龍指出,中國亟需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加快企業上市。截至去年底,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在融資中佔比僅有2.9%,全國133家證券公司,平均每個公司資淨資本僅有121億元,營業收入僅有27億元,中國最大證券公司營業收入僅佔美國最大證券公司收入的7%。他建議按市場原則進行併購重組,組建3-4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證券公司,推進更多企業上市。

儘管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同比大降49%,但他認爲疫情屬於短期衝擊,預測二、三年後全球經濟發展將恢復正常,全球直接投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2025年有望超過2萬億美元。

他預測,五年之內,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和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總量將升至世界第一,而且呈現“出大於進”的格局,國內直接投資及其併購市場交易量也將升至世界第一位。

五年內中國吸引外資、對外投資或升至全球第一

大會上,戴相龍發表了題爲“世界變局下的併購市場”的講話,他指出,2020年上半年,全球外商直接投資總規模約4000億美元,同比下降了49%。其中,流入發達經濟體980億美元,同比下降75%;流入發展中經濟體2960億美元,同比雲下降16%;預計2020年全年,全球直接投資不到1萬億美元。

作爲外商直接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併購和綠地投資也遭受重挫。戴相龍介紹,2019年,全球跨境併購爲1.27萬億美元,同比下降30%,爲2013年來全球最低水平。聯合國貿發會議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跨境併購交易規模和綠地投資規模比同期下降50%左右。

在他看來,國際直接投資及併購大幅下降的原因主要在兩個方面。

一是“天災”。受新冠疫情的衝擊,全球有不少的國家和地區採取“大封鎖”,造成生產、運輸、消費受阻,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中斷,嚴重阻礙了外商直接投資及併購資本的流動。

二是“人禍”。2017年以來,美國推動貿易投資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給世界經濟發展帶來嚴峻挑戰。全球第一、第二大經濟體面臨對抗狀態,直接影響外商直接投資及併購資本的流動。2019年,全球至少有11個重大跨境併購項目,因爲政府設置障礙被撤銷。2020年一季度,世界各國出臺15項對外商直接投資及併購實行的限制審查措施。

但是,戴相龍認爲,外商直接投資及併購市場有望較快恢復,並出現跨越式發展。

戴相龍預測,2-3年後全球經濟發展將恢復正常,全球直接投資將恢復到2019年的水平,2025年超過2萬億美元。人民幣國際化步伐加快,人民幣利率有所下降,匯率穩定有升,也將推動中國對外投資。

此外,他指出,近5年累計看,外商直接投資比中國對外投資僅僅多出270億美元。預測5年內,中國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和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總量都有可能升居世界第一,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將超過外商對華直接投資總額,中國國內的直接投資及其併購市場交易額也有望成爲世界第一。

前三季度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證券增長47%

戴相龍介紹,儘管全球投資大幅度下降,但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利用外資同比增長了2.5%,境外投資者增持境內債券、股票總規模達到1321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7%;境內併購市場交易額達到約3200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9%。

不過,他強調,中國直接投資與併購市場與中國擴大直接融資比例的需要,以及和國內存在的巨大資本潛力仍然遠遠不相適應。必須把中國企業融資從間接融資爲主,過渡到間接融資和直接融資協調進行上來。

“爲此必須大力發展證券市場、產權市場,並大力推動直接投資及其各類併購活動,推動中國成爲國內直接投資及併購交易額世界最大的國家。”

一是中國工商企業資本負債率居高不下,需要補充大量資本金。2019年底,中國國有企業總資產約234萬億元,總負債約150萬億元,資產負債率爲64.1%,(其中中央企業67.2%),比2009年的62.28%還高出1.24個百分點,遠遠高於西方發達國家平均50%左右的水平。

戴相龍稱,如果把現在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降低到55%左右,需要增加資本22萬億元,加上非國有企業和所有企業今後不斷增加資產的同時相應增加資本金,累計需要增加資本金60多萬億元。

二是中國有大量長期資金可轉化爲企業資本。2019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6.2萬億元,這些利潤只有一部分轉化爲企業資本。依靠企業利潤轉爲企業資本金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廣泛開闢資本金的來源。

戴相龍指出,中國各類長期資金規模巨大,到2018年底,中國城鄉1年期居民儲蓄,全國養老、失業、工傷三類社會保險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和商業保險資資產總計有84.6萬億元。今後10年,如按過去10年年均增長率的80%測算,到2028年以上幾類長期資金高達280多萬億元。如果將其中20%轉化爲社會資本,可達到60多萬億元。

建議組建3-4家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券商

戴相龍認爲,未來中國要立足國內資本循環,大力推動直接投資及併購活動,把更多社會資金轉化爲企業資本金。

首先,要大力發展證券市場,使更多企業上市,推動對上市公司的併購業務。

他介紹,2019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交易總值達到6278億元,超過IPO融資6176億元。不過到2019年底,全國社會融資規模存量中,非金融企業境內股票餘額佔比僅有2.9%。

“到2019年12月31日,全國共有133家證券公司,平均每個公司資淨資本僅有121億元,營業收入僅有27億元,中國最大證券公司營業收入僅佔美國最大證券公司收入的7%。建議按市場原則進行併購重組,逐步組建3-4傢俱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型證券公司,推進更多企業上市,並積極開展對上市公司的併購業務。”

其次,要大力發展產權市場,通過各類金融機構,促進股權併購活動。

戴相龍指出,產權市場作爲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組織部分,希望上海聯交所率先探索,與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化合作,在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

再次,積極推進現有企業之間的主動併購。要支持中國的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和國資委管理的100多家大型企業集團設立戰略規劃發展部門,配備必要併購人才,推動企業集團和有關企業之間的併購活動。

再次,還要大力發展各種基金、信託投資公司等可以從事併購業務的金融機構,擴大股權投資和併購業務。積極設立私募股權及其併購基金,促進併購業務。到2020年1月,全國登記有私募股權和創業基金管理人(公司)1.5萬家,私募股權和創業基金3.7萬隻,基金規模達到10萬億元。

此外,戴相龍認爲,中國應消除原有企業被併購就是“敗家子”的錯誤觀點,提高對直接投資及其併購市場的中介服務水平,培育和形成幾家具有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的大型中介公司。

(作者:夏旭田 編輯:週上祺)

責任編輯:陳悠然 SF104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