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589年,隋朝滅亡南陳,完全統一南北,南北朝分裂局面宣告結束。對高句麗來講,這自然不是什麼好消息。在歷史上,中原王朝一旦內部穩定了,就會騰出手來整頓邊疆地區的事務。更不用說,在中原統治者眼中,“遼河之水,何如長江?高麗之衆,多少陳國?”

結果,在隋唐兩朝,高句麗幾乎陷入連綿不絕的激烈戰爭之中。區區一隅之地,究竟無法抵擋大陸帝國的傾國之力。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大將蘇定方統帥水陸大軍10萬,一舉滅掉與高句麗同樣出於扶余的百濟(今朝鮮半島西南部),對高句麗形成南北夾擊之勢。667年春天,唐軍渡過遼河,向東挺進。經過一年多的浴血奮戰,終於在唐高宗總章元年(668)九月,攻克高句麗王都平壤。唐朝統治者實現了收復遼東、統一全國的夙願。唐王朝在平壤設安東都護府,命征討高句麗有功而威震遼東的大將薛仁貴爲安東都護,統兵2萬加以鎮守。

至於高句麗,享國七百年後,也就此宣告滅亡。681年,唐政府又對高句麗人,尤其是上層人物進行了一次大的內遷,“散徙其人於河南、隴右諸州,貧者留安東城傍高氏君長遂絕。”經過這番動作之後,高句麗民族也就逐漸解體,逐漸融入其他民族之中了。

不過,高句麗在東北亞“冰雪絲路”中所起的作用,並沒有因此湮沒在歷史長河之中。自從高句麗佔領遼東與樂浪郡之後,中原文化的陸路傳播路線必須通過高句麗統治區。因此,從南北朝時期直到唐朝初期,高句麗已成爲聯繫中原與朝鮮半島及日本的橋樑。譬如,在集安高句麗墓葬中發現的馬具與中原地區的形式基本相同,其年代是從公元4世紀後半期到5世紀,它們明顯地接受了中原地區流行的馬具的影響。而在朝鮮半島南部慶州市皇南洞“天馬冢”(相當公元5世紀末到6世紀初)中出土的馬具也都具有集安高句麗墓出土者的同樣特點,甚至類似的馬具在日本也有出土。由此可見,中國的馬具就是由中原、遼西地區傳入高句麗,然後由高句麗傳入朝鮮半島南部,進而跨海輸入日本的。在這個傳播過程中,高句麗起到了中介和承前啓後的作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高句麗存在的那個時代,位於東北亞的“冰雪絲路”並非孤立存在。通過隋唐帝國內部暢通的交通,“冰雪絲路”與傳統意義上的“絲綢之路”(在長安,今陝西西安)相連相通。

撒馬爾罕是中亞內陸國家烏茲別克斯坦第二大都市,撒馬爾罕州的州府所在,有“人間天堂”“中亞珍珠”之稱。這裏曾是中亞絲綢之路上的最大城市,作爲國際貿易都市因粟特人商業才能繁華一時,是古代中亞絲綢之路交流的中心。1965年,在此發現了公元7世紀中後期的阿夫拉西阿卜(Afrasiab)宮殿遺址。宮殿大使廳的壁畫引起了研究者的注意,畫中與歐洲、阿拉伯以及來自唐廷的使臣並排站立的兩名使臣端莊文雅,頭戴插有兩長羽的鳥羽冠,手持長環首刀,刀鞘上還有M形裝飾。

這兩位鳥羽冠使者究竟是哪一國使臣?主導這次發掘的當地考古學者Lazar Al' baum (1921-1997)判斷,兩人應來自朝鮮半島。經進一步研究,學界總體上傾向於認爲,撒馬爾罕大使廳壁畫中的這兩位鳥羽冠人物應該是高句麗使者。因爲這一見解在服飾文化上的證據最爲充分,也與高句麗文化特點的各方面無不符合。

高句麗使者竟然出現在了遙遠的中亞撒馬爾罕大使廳這一國際盛會之中。不論在其背後有着怎樣如今已難以窺見的政治、軍事目的,有一點卻是確鑿無疑的。唐朝中原與東北地區乃至朝鮮半島的文明交流,已將“絲綢之路”向東延伸到亞洲的最東端,使得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文明交流得以貫通。毫無疑問,這幅壁畫,正是“冰雪絲路”傳奇歷史上值得紀念的一個瞬間。

本文來源:《國家人文歷史》郭曄旻/文

原標題:《通往長安的朝貢之路 比張騫還早千年的“冰雪絲路”》

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