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中国氢弹之父于敏在北京过世,享年93岁。这位新中国建立后最杰出的科学家离世,让人深感惋惜,随后他的一生也被更多人知晓和敬佩,于敏一生都在为新中国作贡献。

其中,最让人佩服的除了他的爱国心,还有那个深不见底的学术造诣。在他的人生中,其实有过3次转行,3次转向了陌生的领域,但每一次他却总能带来惊喜。

1926年的8月16日,于敏出生于河北宁河县芦台镇,父亲是当时天津市的一位小职员。母亲则是一个普通的百姓人家。家庭虽然并不出众,但于敏从小就展现了极高的才学天赋,在天津耀华中学念高中的时候,就以所有科目第一的耀眼成绩。排名年级首位,也很顺利地考入北京大学的工学院,当时其实是有一点小插曲的,由于父亲突然失业。家中的生计被中断,差点没有办法供于敏继续上学。好在的是,同窗好友的资助,让于敏得以进入北京大学求学。

不过虽然在学校期间,于敏依旧保持着优秀的成绩,但他对于工学院机电系的兴趣却越来越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机电系讲究的是学以致用。主要侧重于知识在工业上的应用。教导的,都是别人研究出来的东西,但于敏生性就喜欢研究那些未知的领域。于是就有了他第一次“转行”。读大二的时候,于敏转入了北京大学的理学院,将专业转到了理论物理,并开始钻研理论物理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而他极高的物理天赋也因此得以展现。

在1949年毕业的时候,于敏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北大理学院的研究生,当时的于敏有多牛呢?有一次考试的考题无比古怪刁钻,数学系的学生平均成绩仅有20分,就是那些平日里的学霸,最高也不过就60分。堪堪过了及格线,但在所有的试卷中就有一张试卷显得格外耀眼。这就是于敏的卷子,他以满分的成绩冠绝北大,他的导师张宗燧在后来不禁感叹,于敏是他带过最厉害的学生。

1951年于敏在北大毕业,很快就被当时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的钱三强,和彭恒武调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这也就迎来了于敏的第二次“转行”,因为当时国家需要。于敏被调到的是“原子核理论”的研究,这对于敏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自己之前一直研究的都是量子场论。突然要他研究原子核理论,他始终担心自己不能够胜任。不过之后,他便以更大的热情,从零开始学习这个崭新的领域。在之后4年废寝忘食的学习和积累,他就掌握了国际核物理的研究焦点。并且因此写出来许多有重要影响力的论文和著作,不但成为了中国该领域的领军人物,反而作用了中国核理论的发展,使其上升了一个台阶。

这期间,获得诺贝尔奖的日本理论物理学家朝永振一郎,得知了于敏这位奇才,就赶赴中国要求和于敏见面会谈。在一番学术交流后,朝永振一郎对在中国独自专研的于敏佩服不已,也在他之后的著作中,称赞于敏是“中国国产的专家1号”。

不过伴随着国家的另一个需要,于敏在原子弹领域上做出贡献后,就再度进行了第三次“转行”,那就是转到氢弹的研究工作上。这对于敏先生而言,同样还是一个空白的领域,并且于敏当时在基础研究上有很高的成就。突然放下成绩 去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但没有办法 因为国家需要,于敏最终转行到了氢弹研究的领域上和挚友邓稼先两人,一同开始研究我国第一枚氢弹。当时的科研环境真的并不好,基础设备的严重缺失,唯一一台每秒万次的电子管计算机,仅有5%的时间分配给氢弹研究,其他就需要于敏和团队用手摇计算机计算各种数据,同时科研地点和实验地点。一个在华北一个在西北还有一个在西南,于敏就需要不断来回奔波。这期间,他曾3次因为过度疲劳而发生休克,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后果不堪设想。但就是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他和团队先后攻克了氢弹方面的各种难题,最终在1967年的6月17日罗布泊上空中国首颗氢弹爆炸成功,宣告了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

细想于敏老先生的学术成就,很难想象如果没有这3次转行,一直从事他最喜欢的基础物理,他的成就会有多高,但人生原本就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被迫转行,但他的贡献同样名留青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