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6日,我國國防科技事業改革發展的重要推動者。中國氫彈之父于敏在北京過世,享年93歲。這位新中國建立後最傑出的科學家離世,讓人深感惋惜,隨後他的一生也被更多人知曉和敬佩,于敏一生都在爲新中國作貢獻。

其中,最讓人佩服的除了他的愛國心,還有那個深不見底的學術造詣。在他的人生中,其實有過3次轉行,3次轉向了陌生的領域,但每一次他卻總能帶來驚喜。

1926年的8月16日,于敏出生於河北寧河縣蘆臺鎮,父親是當時天津市的一位小職員。母親則是一個普通的百姓人家。家庭雖然並不出衆,但于敏從小就展現了極高的才學天賦,在天津耀華中學念高中的時候,就以所有科目第一的耀眼成績。排名年級首位,也很順利地考入北京大學的工學院,當時其實是有一點小插曲的,由於父親突然失業。家中的生計被中斷,差點沒有辦法供于敏繼續上學。好在的是,同窗好友的資助,讓于敏得以進入北京大學求學。

不過雖然在學校期間,于敏依舊保持着優秀的成績,但他對於工學院機電系的興趣卻越來越低,最主要的原因是機電系講究的是學以致用。主要側重於知識在工業上的應用。教導的,都是別人研究出來的東西,但于敏生性就喜歡研究那些未知的領域。於是就有了他第一次“轉行”。讀大二的時候,于敏轉入了北京大學的理學院,將專業轉到了理論物理,並開始鑽研理論物理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而他極高的物理天賦也因此得以展現。

在1949年畢業的時候,于敏以北大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績考入了北大理學院的研究生,當時的于敏有多牛呢?有一次考試的考題無比古怪刁鑽,數學系的學生平均成績僅有20分,就是那些平日裏的學霸,最高也不過就60分。堪堪過了及格線,但在所有的試卷中就有一張試卷顯得格外耀眼。這就是于敏的卷子,他以滿分的成績冠絕北大,他的導師張宗燧在後來不禁感嘆,于敏是他帶過最厲害的學生。

1951年于敏在北大畢業,很快就被當時第二機械工業部副部長的錢三強,和彭恆武調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這也就迎來了于敏的第二次“轉行”,因爲當時國家需要。于敏被調到的是“原子核理論”的研究,這對於敏來說並不是一個好消息,自己之前一直研究的都是量子場論。突然要他研究原子核理論,他始終擔心自己不能夠勝任。不過之後,他便以更大的熱情,從零開始學習這個嶄新的領域。在之後4年廢寢忘食的學習和積累,他就掌握了國際核物理的研究焦點。並且因此寫出來許多有重要影響力的論文和著作,不但成爲了中國該領域的領軍人物,反而作用了中國核理論的發展,使其上升了一個臺階。

這期間,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理論物理學家朝永振一郎,得知了于敏這位奇才,就趕赴中國要求和于敏見面會談。在一番學術交流後,朝永振一郎對在中國獨自專研的于敏佩服不已,也在他之後的著作中,稱讚于敏是“中國國產的專家1號”。

不過伴隨着國家的另一個需要,于敏在原子彈領域上做出貢獻後,就再度進行了第三次“轉行”,那就是轉到氫彈的研究工作上。這對於敏先生而言,同樣還是一個空白的領域,並且于敏當時在基礎研究上有很高的成就。突然放下成績 去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但沒有辦法 因爲國家需要,于敏最終轉行到了氫彈研究的領域上和摯友鄧稼先兩人,一同開始研究我國第一枚氫彈。當時的科研環境真的並不好,基礎設備的嚴重缺失,唯一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僅有5%的時間分配給氫彈研究,其他就需要于敏和團隊用手搖計算機計算各種數據,同時科研地點和實驗地點。一個在華北一個在西北還有一個在西南,于敏就需要不斷來回奔波。這期間,他曾3次因爲過度疲勞而發生休克,如果不是搶救及時後果不堪設想。但就是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中,他和團隊先後攻克了氫彈方面的各種難題,最終在1967年的6月17日羅布泊上空中國首顆氫彈爆炸成功,宣告了中國成爲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氫彈的國家。

細想于敏老先生的學術成就,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這3次轉行,一直從事他最喜歡的基礎物理,他的成就會有多高,但人生原本就不是一帆風順的,雖然被迫轉行,但他的貢獻同樣名留青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