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6歲男子嚴某傑,刀捅+放火燒妻。丈夫娘痛哭:“我女兒被燒得太慘了,下半身都被燒沒了。身上還被插着把水果刀”。警方屍檢報告顯示:被害人劉女士已經懷孕。

嚴某傑爲什麼要對懷孕的妻子痛下殺手呢?

嚴某傑與妻子劉某新婚才3個月,由於嚴某傑覬覦妻子卡里的彩禮錢(30萬嫁妝和禮金),向妻子索要未果,頓時惡由膽邊生,用銳器戳刺頸部造成左鎖骨下動脈破裂致妻子大失血死亡。隨後,嚴某傑放火燒臥室,企圖營造意外起火的假象。

這與夫妻兩人的相處有關嗎?我們來看看兩人的性格特質:

妻子劉某的性格特質:

從小乖乖女,初中、高中母親基本全職“陪讀”。由此推測劉某的社交能力並不強,比較依賴母親來處理重大或棘手的問題。大學畢業後,劉某找了份教師的工作,從沒有戀愛經歷。與嚴某傑屬於相親認識。劉某工作上的表現,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丈夫嚴某傑的性格特質:

嚴某傑是屬於被收養的孩子。養父母從小供其讀私立學校,大學由於成績差沒能畢業。養父母又將嚴某傑送出國留學,但到英國留學以後,依然沒有能夠拿到畢業證,還沾染上了賭博的惡習。回國後,不僅不關心身患癌症的養父。還在養父已經爲其償還了200萬賭債的情況下,依舊賭博。

從夫妻兩人的性格可以看出,妻子劉某單純,但是非觀念強,比較認理。在溝通技巧上,或許欠缺技巧。說話可能會比較直接。不排除在這點上,會激惹到嚴某傑。

丈夫嚴某傑的問題,顯然很多。被領養的身份,會讓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之愛。我們能夠看案例中看到嚴某傑的養父母對他是掏心掏肺的愛,不點不比親生兒子差。

但爲什麼劉某傑不懂感恩呢?

從心理學角度來分析:

1. 劉某傑嬰兒期沒能與養育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係。一些研究表明,嬰兒期沒有得到足夠照顧和撫慰的孩子,長大後很難與人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親密關係。因爲他早年就沒有發展好“愛與被愛”的關係。

2. 在中國的大衆潛意識中,血緣關係仍然是非常講究。如果養父母從小對孩子是權威式的管教,那麼孩子的人生髮展會走上正軌。並且孩子在理性層面上,儘管知道自己不是父母親生的,但還是會感恩養父母對自己的撫養與教育。

但如果養父母太過於想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就像親生仔那樣對待他的話,就會出現過於“縱容”的教養方式。嚴某傑的養父母,在孩子的管教上就比較放縱。

孩子讀書不好,沒關係,送出國;

孩子工作不好,沒關係,託關係幫孩子搞定;

孩子不肯上班,沉迷賭博,沒關係,債務我來還。

這會讓劉某傑覺得“我的問題,你們作爲我身邊人,就應該幫我解決”。所以當妻子不肯給彩禮錢讓劉某傑去還賭債的時候,劉某傑異常憤怒,下手殺死孕妻。

此外,在這起悲劇事件上,嚴某傑的養父母是愧對親家的。

他們沒有將孩子沉迷賭博的事情,如實告訴親家。原因估計是想着讓兒子成家之後,有個老婆能夠管束他。兒子就能安心過日子,改掉賭博的惡習。

但事實上,賭博是具有成癮性的。賭博是一種能夠讓人高度興奮、專注的活動。

有的人通過一盤賭局,5分鐘內就賺到了6000元。這種強刺激,能夠讓大腦釋放出令人愉悅的多巴胺。爲了追求這種高度興奮與瞬間滿足感,人們會不斷地投錢去賭博,就爲了贏一局。

哪怕之後輸了很多,大腦總是會“惦記”着那次贏的感覺。所以賭博的人,只要能搞得到錢,就會不斷返回賭桌,去搏一把。(延伸閱讀:輸到傾家蕩產,還無法收手,賭博上癮到底有多可怕,能戒掉嗎?

劉某傑發展到今天這個地步,光靠思想教育,干預作用有效。只有進行強制性措施,來懲戒他犯下的罪行。只是可惜了妻子劉某和肚中的小寶寶。還有那隻被劉某收養,衝進火場想要救主人,但一同身葬火場的忠犬:糖糖。願你們在天堂相遇,下輩子繼續續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