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向宇宙中探索的步伐從未停止,當然尋找可供生命生存的星球也從未停止,探索完金星、木星等等之後終於發現了一個表面光滑、比月球還小的衛星,科學家表示:有300萬噸魚類生物。

木衛二在1610年被伽利略發現,這已經是木星已知的第六顆衛星,也是木星的第四大衛星,同時也是伽利略發現所有衛星中離木星第二近的一顆,它直徑有3100公里,是太陽系中第六大衛星以及第十五大天體。木衛二表面的照片和地球的海洋冰十分相似,這也可能是木衛二表面的冰以下有一層液態水,通過引潮力帶來的熱量來保持液態,當然這只是一個假設,不過一旦成立的話這將是太陽系中唯一一個擁有大量液態水的星球。

木衛二主體構成和其他行星比較相似,都是由硅酸鹽岩石一同構成。木衛二的表面被水覆蓋,根據推測厚度可以達到上百千米(上層是凍結的冰殼,冰殼下面即是液態水),根據1995年到2003年期間伽利略號飛船採集的磁場數據表明,木衛二在木星磁場的影響下自己可以產生感應磁場,這一發現從側面表示木衛二表層內部應該存在和鹹水海洋比較相似的傳導層。

木衛二的表面十分光滑,很少有跌宕起伏的狀態,其實木衛二是太陽系中最光滑的天體。我們所看到表面十分顯眼的紋路只是低淺的地形導致而成。根據彗星撞擊的頻率進行估算的話,木衛二表面的年齡大概有2千萬到1億八千萬年。讓科學家震驚的並不是木衛二表面光滑,也不是比月亮還要小,而是它的液態海洋中應該存在300萬噸魚類生物。

2009年底,美國科學家格林伯格發表論文指出,木衛二的海洋中可能存活着300萬噸的魚類生物。根據航天器對木衛二的觀測數據來看,它的外殼冰層下有着汪洋大海,有海洋的存在也就意味着有生命的存在,因爲水資源是所有生物生存必備資源。之後美國宇航局專家認爲它有較大的“宜居”可能性,未來很有可能適合人類居住。

在1979年旅行者1號和2號就對木星進行探測,其中也對木衛二進行過研究,經過探測資料來看,這顆衛星表面覆蓋着5000米的冰層,而冰層下面就有一個深達50千米的汪洋大海。

現如今人類將火星和木衛二視爲尋找外地生命的目標,並且已經打算用航天技術揭開木衛二的生命之謎,如果在未來的某一天,火星和木衛二都相繼發現可供人類生存的條件了,人類又該如何選擇?是拋棄現居住的地球移居火星或木衛二,還是繼續居住在這個美麗的地球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