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漢子道:“……江湖上朋友見他和一頭怪鳥形影不離,便送了一個外號,叫作‘神鵰大俠’。他說‘大俠’兩字決不敢當,旁人只好叫他作‘神鵰俠’……”

這位大漢口中的“神鵰俠”正是南宋末年武林中一位奇人,姓楊,單名一個過字。他幼年時期顛沛流離,後因多位高人相助,入古墓、上華山、進劍冢,年方三十六,一身武功卻內外兼修,漸臻入神坐照之境,後世俞岱巖稱他爲“武林至尊”,而張三丰更將他當作民族英雄看待。

一、“神鵰俠”楊過的成長曆程

孟子曰: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楊過的人生經歷與張無忌頗爲相似,兩人幼年時期都經歷了常人所難以忍受的痛苦,一生的黴運彷彿都在童年時期消磨光,成年後因各種奇遇而成爲江湖傑出人才,不過與張無忌不同的是,金老先生似乎有意要折磨楊過。

所謂“百鍊成鋼”,一個人要經歷千錘百煉方能成才,一段感情往往也需要經歷各種磨難,方能持久,《神鵰俠侶》主題是“愛情”,金老先生需要借楊過、小龍女來歌頌他心中對“愛情”的看法,他認爲真正的“愛情”需要經歷各種磨難,於是乎楊過便經歷了許多常人無法承受的苦楚。

他的奇遇都是在尋找小龍女的過程中得到的,小龍女第一次離去他,他上了華山,得到洪七公、歐陽鋒的指點;小龍女第二次離開他,他遇到了黃藥師,學到了彈指神通、玉簫劍法;小龍女第三次離開他,他入了劍冢,學了劍魔獨孤求敗的武功祕術;小龍女第四次離開他,他到了海邊,苦練十餘年武功,開創了黯然銷魂掌絕技。

挫折使人成長,小龍女的離開,也使楊過武功大成。“某一日風雨如晦,楊過心有所感,當下腰懸木劍,身披敝袍,一人一雕,悄然西去,自此足跡所至,踏遍了中原江南之地。”自此便闖下了“神鵰俠”的名頭,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神鵰俠侶》這部作品中“神鵰俠”其實有兩位。

二、重劍非楊過獨有,楊過亦不是神鵰第一任主人

楊過其實是一個高手的“影子”,爲何這麼說呢?劍冢遺言,獨孤求敗“弱冠前與河朔羣雄爭鋒”,這不正是楊過20歲前與金輪法王、尹克西、瀟湘子、李莫愁等人劇烈作戰嗎?“紫薇軟劍,誤傷義士不祥”,而舊版《神鵰俠侶》中,砍斷楊過右臂的正是紫薇軟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恃之縱橫天下”,不正與手持玄鐵劍力挫裘千仞、金輪法王、尹克西、瀟湘子、尼摩星五大高手的楊過相符合嗎?“草木竹石均可爲劍”不正指武功大成是楊過的樣子嗎?“以紫薇爲妻……棄之深谷”不正與楊過愛妻小龍女跳下絕情谷相吻合嗎?

玄鐵重劍非楊過獨有,其主人乃當年的獨孤求敗,同樣的,楊過也不是神鵰的第一任主人,它真正的主人還是獨孤求敗。縱觀劍冢遺言,咱們可以知曉獨孤求敗傳奇的一生,二十歲前便成名天下,劍冢遺言云“以神鵰爲友”,可見獨孤求敗闖蕩江湖與羣雄爭鋒時,神鵰亦陪在他身邊。“誤傷義士不祥”可見獨孤求敗也是一個愛國之人,“俠之大者,爲國爲民”,他如何不受江湖人士稱讚?

開頭提到楊過因常與一頭大雕相伴,遂被人稱爲“神鵰俠”,獨孤求敗邀鬥天下羣雄之時,掃平世間不平事的時候,與神鵰相伴的他,自然也可稱之爲“神鵰俠”!楊過是獨孤求敗的“影子”,而“神鵰俠”自然亦非楊過之獨有!獨孤求敗纔是真正的“神鵰俠”,此人武功修爲亦更在楊過之上,畢竟人家比楊過高了一個境界——無劍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