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物美價廉永遠是很多人的終極嚮往,很多消費者看到一些車型比較便宜,就心動了。但是在汽車市場,一般情況下,很少出現物美價廉的情況,最多的情況還是一分錢一分貨,如果一些車型的價格明顯比正常狀態的車型便宜很多,那麼這其中十有八九就是有“坑”存在。所以如果消費者一旦貪便宜“入坑”,那麼這些便宜車在用車、養車過程中帶給車主的麻煩,或許就要比買車時省下的那點錢要多得多!

首先就是庫存車,尤其是廠商已經倒閉的庫存車。最近兩年,國內汽車市場倒閉潮流行,一些廠商要麼已經破產,要麼退出國內市場,但是廠商倒閉或者退出市場,卻不可能將所有的“痕跡”都擦乾淨,在市場上還是會留存下一些庫存車。

庫存車的危害大家都知道,大多數的庫存車都放在室外,時間一長,車輛的漆面、輪胎、電路等方面都會出現老化跡象,這樣的車型開上路,其實還是有隱患的,比如爆胎、電路老化起火等。

而這些已經倒閉或者退出市場的車企庫存車,就更加難說了,廠商倒閉或者退場,經銷商和4S店肯定立馬就作鳥獸散。消費者圖便宜將這些車買回去之後,本身存在隱患就不說了,需要、維修保養的時候,連正規的渠道都沒有,而且這些車型的零部件在市場上也不好找,所以買到這些車,後期維修保養的成本會非常高!

其次是汽貿店的車。其實大多數消費者買車,都會選擇有廠商授權的經銷商和4S店,但是也有一些小城鎮,會開一些二級經銷商或者汽貿城,也就是那種啥車都賣的經銷商,實際上這些汽貿店銷售的車,大多都是一些技術相對落後的老款車型,或者是一些在4S店或者正規經銷商壓根就賣不出去的車,這些車型在汽貿城的價格一般都不是很貴,但是由於這些汽貿店本身不具有維修、保養的能力,所以這些汽貿店會將維修、保養外包給一些汽修廠,車輛在維修保養的時候,肯定是不如經銷商和4S那樣相對規範,而且還沒有維修保養記錄,等到賣車的時候,沒有維修、保養記錄,二手車價格就會大打折扣!

再次便是抵押豪車。最近一兩年,我們在網上或者短視頻平臺上,常常會看到一些有關於抵押車有多好的視頻和介紹,也就是說,很多抵押車本身所有權不明晰,消費者花錢買來的車,雖然價格相當便宜,但是所有權卻不是自己的,也就是說拿不到寫着自己名字的機動車登記證書。一旦平臺或者原車主要拿回自己的車,買抵押車的消費者,那點錢就算是打了水漂了。所以大多數抵押車,再便宜也不要碰!

最後就是廠商或者經銷商的試駕車。每一次新車上市之後一段時間,很多經銷商都會推出一些特價車,這些車一定是最新款車型,而且里程數很少,關鍵是價格很便宜。所以很多消費者看到這些車,便心動了,再加上經銷商會告訴消費者,這些試駕車都沒出過啥大力,平常保養也很仔細。

但是作爲媒體或者汽車從業人員,我們都知道,試駕車都經歷過多少人的“蹂躪”。不管是媒體試駕還是經銷商帶客戶試駕,對試駕車都是比較狠的,比如在駕駛中原地油門到底起步,高速剎車,各種繞樁測試。而且一家經銷商一天要接待那麼多客戶,一個客戶來這麼一通,而且測試的都是極限狀態,想想看,這些試駕車的狀態能好到哪裏去呢?這些車買回來之後,可能很快就會出現一些問題,尤其是備受“蹂躪”的發動機、變速箱和輪胎,出現大問題的概率會比較大。

所以其實從本質上來講,想要通過和市場正常價相差很大的價格買到一些車況很好的車型,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大家在買車的時候,還是要更多遵從商品價值規律,也就是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