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是城市中人們生活的地方。小區的設施建設、環境治理、便捷程度,與每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關。然而,老舊小區年久失修、設施不齊、不夠便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爲很多人的期盼。

今年,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這項工作引起老百姓更廣泛的關注。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惠及上億羣衆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羣衆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按照規劃,我國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5月底,各地上報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有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

“老舊小區改造,必須體現以人民爲中心的發展思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豔介紹,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是因爲羣衆有期盼,且直接關係到人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改不改、改什麼、怎麼改?還是要堅持居民自願、尊重居民意願,激發居民參與的積極性。改得好不好,也是由居民來評價。改後怎麼管,仍要引導居民協商確定。”黃豔說。

黃豔介紹,老舊小區改造還要堅持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老舊小區改造爲切入點,完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目前,一些省區市正在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至7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2萬個,佔年度目標任務的56.4%,較6月末提高了16個百分點;涉及居民442.74萬戶,佔年度目標任務的62.7%,較6月末提高了15.6個百分點。

老舊小區改造怎麼改?

老舊小區改造在很多城市一直都在開展,這次有什麼不一樣?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改造內容擴展了。黃豔介紹,過去主要是侷限在基礎類改造,這次擴展到完善類、提升類,某種程度上是城市綜合更新改造提升。同時,老舊小區改造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過程。

“老舊小區改造分爲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主要是依據老舊小區的實際情況,以及居民的具體需求來劃分。”黃豔說。

基礎類是爲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築物屋面、外牆、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完善類是爲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築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提升類是爲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立足小區及周邊實際條件積極推進的內容,主要是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衛生服務站等公共衛生設施、幼兒園等教育設施、周邊防護等智能感知設施,以及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便利店、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等社區專項服務設施。

黃豔介紹,完善類和提升類基本上是菜單式的,大家都需要、都同意,就找資源去做。在實踐中,應該結合供給側改革,補齊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給居民提供菜單式選擇。

改造資金從哪裏來?

老舊小區的改造資金從哪裏來?黃豔介紹,未來,將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體是居民。”黃豔介紹,將合理落實居民出資責任,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還要研究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於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辦法,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於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鼓勵居民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支持改造,鼓勵有需要的居民結合小區改造進行戶內改造或裝飾裝修、家電更新。

社會力量也有機會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去。有關部門將引導專業經營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出資參與小區改造中相關管線設施設備的改造提升;改造後專營設施設備的產權可依照法定程序移交給專業經營單位,由其負責後續維護管理。通過政府採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各類需要改造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支持規範各類企業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參與改造。支持以“平臺+創業單元”方式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服務新業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負責人劉世虎表示,老舊小區改造要創造條件引入社會資本。各地方應建立存量資源整合利用機制,合理拓展改造實施單元,盤活存量房屋設施和低效土地,統籌小區內地下空間、公共房屋、閒置的堆煤場和鍋爐房,以及小區周邊公共房屋和低效利用的工業用地、非住宅用地、空地、荒地以及廠房等,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工程總承包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建設,主要用於提供養老、托育、停車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解決“一老一小”和停車難等民生難題。

讓民生工程真正通達民心

文/ 亢舒

老舊小區改造是造福人民羣衆、滿足人民羣衆對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

老舊小區改造惠及居民數量龐大,改造的內容豐富,從基礎類、完善類再到提升類,內容涵蓋居民基本居住條件和居住安全、日常生活保障的基本設施;小區節能改造、加裝電梯等滿足居民改善型生活需求和生活便利的需要;養老、托育等城市公共服務方面的提升。老舊小區改造將補齊當前老舊小區的短板,是切實爲人民謀福祉的重要工程。

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體是居民。過去的老舊小區改造基本上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居民在旁邊看,所以有的時候會好事沒辦好,或者居民主動參與的積極性沒有激發出來。此次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體是居民。因此改造項目的產生要從居民開始,無論是改造的內容,還是社區的組織、建構、治理體制機制等各個方面,都要有居民的參與。老舊小區改造的全過程都將體現居民意願。

在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也要推動落實居民出資責任。居民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老舊小區改造僅靠政府財政投入不可持續。因此,應該由政府、居民、社會力量等幾方共擔。

來源:經濟日報 亢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