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還高喊着重返遊戲市場的小霸王,如今又走到了懸崖邊上。

近日,小霸王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被申請破產重整,申請人爲殷小云,案號爲(2020)粵20破申131號。同時,法定代表人馮寶倫已被法院列爲限制高消費人員,限制消費令由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下發。

作爲很多“80、90後”的童年記憶,小霸王紅白機在上世紀90年代風靡一時,儘管沒落之後變革自救,卻似有一去不還之勢。

陷入窘境

小霸王落到這步田地是有跡可循的。

自今年3月至9月9日,小霸王文化共計有29條被執行人記錄,執行法院均爲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金額合計1824.8萬元。11月6日,小霸王再次被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兩次列爲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23萬元。

小霸王還被列爲失信被執行人,即“老賴”。小霸王需要履行的義務是:公司董事長方鴻祺向申請執行人返還股權轉讓款749.141萬元及違約金約285.56萬元;方鴻祺向申請執行人支付律師費8萬元、擔保費8000元等。

與此同時,自2019年起,小霸王文化已牽涉多達98起司法案件,其中,涉及多起股權投資款的糾紛。

年1月7日,益華百貨的老闆陳健仁卸任小霸王文化董事長,由馮寶倫接任。而目前,法定代表人馮寶倫馮寶倫收到的限制消費令多達30條。

圖:天眼查

而在最近,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信息顯示,小霸王文化又新增兩條被執行人信息,案號分別爲(2020)粵2071執17329號、(2020)粵2071執17328號,對應執行標的分別爲115770、115603,執行法院均爲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立案日期均爲11月6日。

來源: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

從輝煌到沒落

小霸王錯在哪?

提起小霸王,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童年時期的紅白機。

“小霸王”原身是中山市小霸王公司,成立於1987年。小霸王遊戲機是衆多80、90後的同年記憶,《魂鬥羅》《超級瑪麗》等都是當年小霸王上流行的遊戲。1994年小霸王推出第二代電腦學習機,聘請武打巨星成龍擔任代言人,“望子成龍小霸王”廣告語在當時可謂是家喻戶曉。

上世紀80年代,如今步步高集團董事長、著名投資人段永平接手了中山市怡華集團屬下的一間小廠,並果斷帶着工廠轉攻電子遊戲機市場,1995年小霸王的產值已達到10億元。

但在創造了小霸王的傳奇後,段永平和公司高層之間出現經營理念的不合。最終段永平轉身離開,小霸王開發部的“四大天王”、總經理助理、外銷部長、內銷部長、工程部長、生產部長、供應部長、倉儲部長等中高層幾乎全部抽空。

這邊廂,離開小霸王的段永平依然風生水起。

1995 年,段永平在東莞成立了步步高。跟着他一起出來創業的,有後來 OPPO 的創始人陳明永、vivo 創始人沈煒,以及步步高現在的 CEO 金志江。後來,步步高根據業務的不同分拆了不同的公司,其中的兩家之後演化出如今的 OPPO 和 vivo。值得一提的是,段永平還發現了一個年輕人——拼多多創始人黃錚。2006 年,段永平花 400 萬人民幣與巴菲特共進午餐,就帶上了黃錚。

圖:網易數碼

另一邊廂,段永平的出走給了小霸王重重一擊。

品牌“包租公”,分散競爭力

段永平離開後,小霸王開始追求多元化經營,做VCD、復讀機等,據不完全統計,獲得小霸王官方認可並冠名“小霸王”品牌的公司多達14個。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散了遊戲機上的投入和品牌建設。

據每日經濟新聞,一位小霸王老員工透露:“小霸王現在有些東西不是自己做的,給承包了。比如你給我八十萬(品牌費),我這個牌子就給你做了。(小霸王)不參與(業務)管理,只是一個品牌的管理商”。

小霸王儼然已成爲品牌“包租公”,但對產品質量卻控制有限,這又使得小霸王的品牌形象遭遇惡化、市場競爭力逐步下滑。

政策打擊

在政策上,爲了防止青少年沉迷遊戲,2000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發佈的《關於開展電子遊戲經營場所專項治理的意見》,停止一切關於遊戲機的生產、銷售、經營活動,這給了小霸王又一重打擊。遊戲機禁令直到2015年才解除,但隨着軟硬件的不斷發展,紅白機遊戲機已幾乎絕跡。

內部繼續分拆

2004年小霸王內部結構也發生重大變革,怡華集團把小霸王陸續拆分成4家公司,從此,小霸王遊戲機的輝煌時代結束。

在產經觀察家丁少將看來,小霸王沒落有幾個方面原因:

品類方面,十幾年的監管收緊,導致主機遊戲認知度下降,解禁之後,再與大廠競爭又沒什麼優勢,小霸王出線很難,至於其他產品,要麼基本已經被時代淘汰,要麼單靠低價難獲得市場。

而在品牌方面,“山寨”和“低端”是小霸王遊戲產品被打上的一些標籤

內容方面,遊戲主機越來越依賴獨佔作品,這一度是小霸王的短板;資金方面也有問題,比如後來遊戲電腦的終止。

曾喊出“500億遊戲霸主”口號

小霸王也曾掙扎自救。

2013年12月25日,小霸王宣佈將攜手阿里旗下的TVOS共同推出搭載阿里TVOS的家庭遊戲機;

2016年5月,小霸王曾以4億元委託AMD定製一顆遊戲主機芯片,這也使得小霸王成爲了繼索尼、微軟、任天堂之後,第四家擁有高端定製遊戲主機芯片的廠商。

2016年8月21日,小霸王在中山市某五星級酒店召開上市啓動大會。會上,小霸王方面喊出了“打造未來市值超500億的遊戲產業新霸主”的口號。這個市值目標,比如今A股遊戲龍頭股完美世界、三七互娛、世紀華通等都要高出不少。

2018年4月,小霸王宣佈重返遊戲機市場。8月3日,小霸王正式公開新產品“新遊戲電腦Z+”,宣稱配備了AMD定製芯片、8GB內存和128GB SSD+1TB機械鍵盤,主打電子競技和一些獨佔遊戲。但這款遊戲電腦的發售日期一拖再拖,至今仍沒有量產上市。

但小霸王遊戲業務發展並不順利。

公佈新主機以來,小霸王伴隨着欠薪、拖欠物業、無法付清貨款等糾紛,最終在宣佈重返遊戲市場一年後,項目團隊解散,直接負責該項目的小霸王上海辦公室關閉,原因是投資方對項目進展悲觀,已經無力支撐小霸王遊戲機項目繼續推進。

據界面新聞,小霸王曾委託代工廠仁寶生產了至少3000臺Z+,但因拖欠貨款原因無法發貨。在主要負責遊戲機研發的小霸王上海分公司,多位前員工表示,他們與小霸王的勞資糾紛至今沒有解決。

今年又有消息傳出,小霸王背後的“金主”、益華百貨的老闆陳健仁也陷入資金鍊危機,據多位益華百貨員工、入駐商戶透露,益華百貨多家門店出現了大範圍拖欠入駐商戶貨款的情況。

還殘存多少機會?

儘管現在處在困境,丁少將表示,小霸王並不是沒有機會。

“機會從來都在,關鍵是小霸王能不能把握,但這涉及資金、技術、管理等各個層面的變革。從機會來說,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大屏娛樂,都持續表現了潛力,教育和遊戲,小霸王應該不算陌生;而對一些人來說,小霸王畢竟還代表了情懷和回憶;而且這家企業一直有頑強的生命力。從這些方面來看,並不能說小霸王完全沒有了希望。目前看來,破產重組對於小霸王而言應該是適合的方案,因爲涉及債務償還。

上個月,有報道稱,自去年小霸王將負責研發AMD Z遊戲主機項目的團隊撤回中山之後,經過一年多時間的研發,小霸王已經成功將AMD Z遊戲主機平臺及軟件調試完畢,即將正式推向市場,而這次或將以“健康遊戲”概念主打老年人市場。

不過,產業觀察家洪仕斌對小霸王的未來並不樂觀,他認爲,小霸王在如今的情況下,幾乎沒有復興的可能性,身背重擔,只能申請破產。

來源:21財聞匯、北京商報(記者:石飛月)、中新經緯、界面新聞、上觀新聞、每日經濟報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