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高效學習法,就不得不提起理查德.費曼——1965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曾參與祕密研製原子彈項目“曼哈頓計劃”,是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同時也是一位可以稱之爲“科學界頑童”的人物,也因爲本身擅長將繁瑣、晦澀的物理學理論講得通俗易懂,被稱爲“老師中的老師”。

他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

我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了;他們學東西,卻不求理解;他們用某種別的方式來學習——通過死記硬背、生搬硬套。

他們的知識是如此的脆弱。

也正是因爲如此,他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貫徹着這樣的思想:教就是最好的學。

這也是被我們稱之爲“費曼技巧”或者:費曼學習法“的核心所在。

美國學者埃德加.戴爾(Edgar Dale)1946年提出了“學習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論,這是他通過長期研究發現,通過不同學習方式學習兩週後,學習內容的平均留存率數據。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出,單純聽講、閱讀、視覺聽覺學以及觀看演示,都屬於被動學習的範圍,單純聽課的效果最差,學習留存率僅有5%,看圖學習效果最好,也只有30%;

而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採用討論、練習實踐以及“教授他人”的方式,則屬於主動學習方式,討論式學習留存率較差,也達到了50%,而將學到的知識教給別人的學習效果最佳,學習內容留存率高達90%,這也是費曼技巧被稱爲最高效的學習法,最根本性的原因。

下面就給大家介紹這個風靡全球的高效學習法——費曼技巧:

一、將所學內容,迅速記錄到一張紙上

將剛學到知識點或技能快速記錄下來,最好用自己的語言,儘量做到完整記錄。

在這個過程中,需要迅速回憶剛學到的知識,通過自己的語言記錄下來。這不僅僅是記錄,而是對所學知識的梳理過程,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歸納。

在這段練習中,我們需要把握的要點是:

完整記錄、儘量不要遺漏;按照學習的順序,或者知識點的邏輯順序進行排列;羅列的過程中,儘量用簡短的語言將與此知識點(技能)相關的內容也羅列出來。用盡可能短的時間(一方面是防止因爲時間過長遺忘,另一方面是鍛鍊我們大腦快速整理和輸出信息的能力。

二、練習教授別人

設想一個場景:你是一名教師,需要將你剛纔學習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

這個環節中我們需要考慮幾個方面的內容:

1、學生是誰,他們的知識水平處於什麼樣的位置?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如何?

這是大多數教學場景中,都要考慮的問題,但在費曼技巧裏,這個因素並不需要我們過多考慮。我們只需要將聽衆的學習能力、理解能力級別調整到最低,迫使我們在講述過程中,語言儘可能簡單、結構儘可能簡單、邏輯關係儘可能簡單。

2、邏輯順序,及關聯知識點的講授

學習,是一個系統工程,前後知識點之間的聯繫、關聯知識點之間的關係該如何處理?哪些該詳細講述,哪些一筆帶過甚至直接忽略,都是我們需要注意的問題。

通過這個環節的訓練,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不再是平面的關係,而是形成了立體的知識體系,或者我們可以稱之爲網絡結構圖

當我們把所有環節梳理清楚後,就可以開始嘗試着講授。如果講授中間出現卡殼,除非嚴重影響到後面的講授需要停下來,否則只需要將問題記錄下來。

講述完後,我們將講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統一進行整理,進行歸因分析後,進入到第三步驟。

三、查漏補缺、找到不足之處

這一步驟主要是解決在第二步驟講授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讓其更加完善。

經過歸因分析,在第二步——講述過程中主要出現三種問題:

知識點掌握不完全;關聯知識點沒有完全掌握,或者沒有理順彼此之間的邏輯關係;講授過程中語義不通或者表達方式不正確,或者偏於晦澀難懂,不能讓聽衆完全明白 。在費曼學習法中,講授環節的重要性在於檢驗所學知識點是否已經完全內化,也就是自己是否已經完全理解並用自己的話語講述出來。同時,還可以檢查出來知識體系構架是否完備,與之關聯的知識點是否可以隨口說出。

如果沒有,就根據前面的分析結果進行相應的完善,並且重複進行第二個步驟。

比如在講述過程中卡殼的那個部分,是需要重新學習?還是需要變更講述角度或者方法?

我們只有通過這個環節,纔可以不斷深化對於知識點的理解或應用,減少知識盲點。

四、優化及完善

當我們可以輕鬆向任何基礎的“學生”講授相關知識點的時候,證明我們已經通過學習完全掌握了知識點,以及與知識點相關聯的內容。但講授的角度是否是最佳,語言是否最精煉?是否有簡單的呈現方式?則是我們需要進一步優化的方向。

雖說條條大路通羅馬,但畢竟還是存在最短路徑。這個步驟需要我們對知識點及其相關內容,包括我們闡釋角度、語言、甚至案例進行復核,讓語言更精煉、切入角度更自然,學生領悟更快!畢竟,費曼學習法的核心,就是讓任何一個人都能夠明白我們所講內容,而且更快、更輕鬆,這樣我們對知識的掌握才更牢固。

五、結束語

費曼學習法,遵循了人類學習規律。當作爲被動學習者時,我們僅僅能夠學到老師講授的那部分內容,而且還不一定能學好。但當我們將自己作爲一個知識的傳遞者,或者從教師的角度來學習的時候,我們不僅需要做到“知其然”其然,而且還要“知其所以然”

同樣,費曼學習法不僅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法,還是一種很好的思維訓練法。在費曼學習法的應用過程中,我們不再滿足將所學內容,囫圇吞棗似的教授給別人,而是將所學到的內容進行分解,重新組合後,用自己(學生)可以接受的方式講述出來,並且在講述的過程中檢驗自己對知識點的理解是否正確。

同樣,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有學生,我們要注意接收學生的反饋意見,畢竟我們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瞭解到我們自身存在的很多不足之處,從而實現自身能力的不斷提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