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美國大選的神劇情繼續上演,關鍵搖擺州繼續開票!

截至北京時間23:00,美國大選開票結果繼續傾向於拜登,即便賓夕法尼亞州被特朗普拿下,拜登仍將以270:268票絕殺特朗普!這是特朗普最樂觀的結果,也就是說拜登贏定了!

如果真的是270:268票獲勝,如此接近的局面,相信黑天鵝滿天飛的2020年,大家一定覺得還會有重大變數。

今天我就給大家做第一個可能性推演,來看看這種“不忠選舉人”會否再次扭轉局面。

即使拜登以270:268票獲勝,即使特朗普繼續上訴最高法院,最終做出判決,美國曆史上最具魔幻色彩的選舉就結束了嗎?

答案是並沒有,真正的投票纔剛剛開始。

美國的普選事實上產生的是政治黨派的選舉人,而並非總統。政治黨派提名的總統候選人的姓名雖然被列在普通選民投票的選票上,但他們只是選舉人的“替身”。

其實兩黨候選人直接印在選票上的做法,是從1952年的總統大選才開始的。之前的選票上印的都是一大串總統候選人的名字。改革的第一動力,毫無疑問是1948年爭議大選的醜聞。

醜聞出現在著名的搖擺州俄亥俄州。由於採取長選票,進步黨推出的總統選舉人被誤打誤撞地印上了選票,導致十多萬廢票,杜魯門漁翁得利,以區區7千票的優勢贏下了俄亥俄州的25張選舉人票。

後果極其嚴重,雖然杜魯門輸掉了紐約州、賓夕法尼亞州和新澤西州等民主黨基本盤,卻以微弱優勢拿下俄亥俄州、伊利諾伊州和加利福尼亞州,驚險戰勝共和黨人杜威!

大家可以腦補一下,美國大選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正確和清白,特朗普和拜登的明爭暗鬥肯定比《紙牌屋》更加驚心動魄。

美國憲法對各州的選舉人數量進行了分配,除與其在國會衆議員席位相等的選舉人外,各州聯邦參議員也有兩名選舉人來代表。

“贏者通喫”是多數州決定選舉人團的一個通常做法,即在州普選中的勝者決定該州由哪個政黨派出選舉人團。選舉人的產生是複雜的,也有很大的隨機性,且各州不盡相同。在許多州,選舉人的候選人由國會選區和州黨代會挑選。

雖然美國憲法沒有這方面的規定禁止選舉人投票給並未獲得民衆投票多數的選舉人,但美國29個州和華盛頓都出臺了相關法律以打消這些“不忠實的選舉人”的念頭,懲罰方式包括處以罰金,或威脅將其選舉人身份替換掉。

但是如果出現了“不忠選舉人”,很可能兩人都到不了270票。由於沒有法律約束,2016年就有7名選舉人“隨性而投”,沒有如約投給特朗普或希拉里。今年特朗普和拜登都在270票上下,幾名選舉人的選擇會非常重要,甚至可能一票之差左右結果。

美國曆史上總共出現了158位不忠選舉人,其中71人是因爲他們宣誓支持的總統候選人在投票前死亡,2人因爲不同原因棄權,其餘85人因爲各種原因將票投給其他人。可能的原因通常與個人喜好有關,也有一些可能是意外。儘管如此,所有不忠選舉人的行爲都沒有改變大選的最終結果,也沒有選舉人因爲失信而受法律制裁。

看看2016年的選情吧:

特朗普 304票(普選是306票,2票不忠選舉人)

希拉里 227票(普選是232票,5票不忠選舉人)

如果因此導致兩人都沒有達到他們需要的270張票時會發生什麼呢?僵局出現後,美國衆議院將投票選舉總統,贏得26個州以上的候選人將成爲總統,特朗普可能反而有優勢——共和黨雖然人少、但是小州很多,也許有票數優勢。

如果民主黨人暗度陳倉,特朗普甚至可能逆轉,但是概率極小。但這是2020年,誰又知道會創造什麼歷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