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日子過得好壞,生活在其中的人最有感受。柴米油鹽縱然是瑣碎了些,卻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家人那份暖暖的愛。我想,這也是爲什麼很多人,不曾忘了父母恩,兄弟姐妹的相助,以及夫妻之間難得的那份真情。不管是哪方有難處,自己都會想辦法給他們施以援手,一起走過寒冬。

然而,攜手相伴是好事,雙方成爲彼此的依靠,再大的難也不算難。可有些事不是你覺得自己處理得不錯,對方也不可能會放在心上。其實,心裏一旦有了疑惑,你們的感情就出現了裂縫,不論你怎麼彌補,都不會如初。

照片來自於電視劇《都挺好》

前些日子,我跟我媽一起回了趟老家,家裏雖然這幾年沒有種地,可有幾個相處得好的親戚,隔些日子就會喊我們回去聚聚,走的時候,有什麼給什麼,都是些應季的特產。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來往的大多是在一起感覺很舒服的人。我覺得這樣很好,大家都熟了,不用擔心出不來。

所以,每到這種時候,我媽就很開心。可這次她卻在回來的路上就忍不住嘆氣,低着頭問我,“你說,要是這事換成咱家,會成什麼樣?”

她說的是跟我家住一條街的李嬸兒家。李嬸兒40多歲了,跟很多慢慢變老的母親一樣,從兒子成年以後,就盼着能早點抱孫子。所以,看到兒子帶着準兒媳回來,她眉眼間的笑意就沒落下過。

說實話,李嬸兒之所以這麼操心,還是因爲他們家情況不太好,不然也不會兒子都20來歲,哪怕分了家,還跟公婆住在老房子裏。不過,她一直攥着勁兒,想等兒子婚事定下來,就趕緊蓋新房。手裏錢算了算去,雖然一下子又結婚有蓋房,手頭上會緊吧幾年,可過日子,哪有不喫苦的?

李嬸兒盤算了好些天,才決定把這事攤到明面上說。

照片來自於電視劇《都挺好》

早年李嬸兒嫁過來的時候,不到半年,公婆就做主分了家。當時是大伯子一家主動要出去過,按村裏不成文的規矩,誰出去過日子,留下跟公婆過的要給出去過的那些錢,畢竟出去過日子,還要重新蓋房子,而留在家裏的則不用操心這些。

李嬸兒和丈夫當年就犯難了,他們剛結婚,哪來的錢?本想求助公婆,二老卻直接說,“你大哥大嫂還帶着孩子呢,他們有心出去過日子,這錢你們怎麼能不給?”

日子還沒過出個味兒,李嬸兒和丈夫的肩上就有了1萬元錢的外債。而讓她有些不安的是,雖說分了家,可家裏的房子誰說了算,公婆沒有明說。

李嬸兒心裏清楚,公婆倆兒子,分家是早晚的事。只不過算下來,她家有些喫虧。大伯子結婚早,孩子都是婆婆幫着帶大的,她還想着婆婆會一碗水端平,結果等到她懷孕,婆婆說,“既然分了家,就各過各的,你看我還得乾地裏的活兒,哪有功夫管你這些閒事?”

生活不如意在所難免,可李嬸兒有心要與婆婆好好相處,卻被公婆一再壓着喫虧,再好的心思,也被碾成了粉。還好,李嬸兒的丈夫跟她一心,不管公婆再怎麼挑事兒,這個男人總會護着她。他私下裏安慰李嬸兒,“我爸媽說什麼我攔不住,可你是跟我過日子的,聽他們說之前,你得先聽聽我想說什麼,問問我的意思。

照片來自於電視劇《都挺好》

待日子安穩,李嬸兒正想出去找些零活兒幹,婆婆身子又不大好了。看病的錢,也是不少,可大嫂子卻一口咬定,公婆是跟李嬸兒一家住的,是她家沒好好孝順,婆婆這病就是他們給累下的。言外之意,就是老大家裏不會出一分錢給婆婆看病。

李嬸兒有什麼辦法?她總不能把婆婆放在那裏不管吧?眼淚流多了,就會知道它無用。她也不會想到,自家剛還清了分家時候欠的錢,這就又得欠下給婆婆看病的錢。

一路走來,李嬸兒自問不算是個處處孝順的好兒媳,可她也做得不算差。所以,翻修老房子的事兒,她覺得肯定沒什麼大問題。趁着公婆都在,就說了出來。

話音落地,公公就拍了桌子,“家是分了,可房子是我的,憑什麼拿我的房子給你兒子娶媳婦?你們把房子給扒了,我跟你娘以後住哪裏?你們想蓋新房,我不攔着,但別想在我的房子上動歪心思。”

照片來自於電視劇《都挺好》

李嬸兒說,“爹,你放心吧,新房蓋起來,當然有你們二老的住處。前頭那片地兒就是給你和孃的,你看想蓋成什麼樣,我去跟師傅們說。”

“我和你娘還沒入土呢?你一個外人就想着要把我們趕出去啊?我告訴你,這房子的一磚一瓦你都不許動,那是我親手蓋的,白讓你們住了這麼多年,早知道就該收些房租,好讓你知道誰纔是當家的。”

李嬸兒還想爲自己說幾句,她不就是想讓一家子趁着兒子結婚,住上新房。公公說的話,就跟刀子一樣,刺着她的心,好疼。

丈夫拉住了她,“爹,蓋房子是想給你孫子娶媳婦,不是趕你走,你想清楚啊。”話剛說完,公公手裏的柺杖就落在了他們身上。

照片來自於電視劇《都挺好》

我媽說,“李嬸兒在公婆眼皮弟子下討生活,本就不容易,他們看不起你李嬸兒,沒少使絆子。真是難爲她了,一起生活20多年,換成是我,指不定就想不開了。可你李嬸兒那人就是心軟,她婆婆躺在牀上,她看不得,又是端飯又是收拾污穢。沒有她,誰家會將一個老人好好照顧好幾年呢?如今人好了,翻臉比誰都快。你嬸兒她想給兒子娶媳婦,我看啊,是礙着老大家的眼了。現在老宅子可值錢了,指不定她公婆是想給老大家分一些呢?何必呢,都分了家,早就不在一個鍋裏喫飯了,強拉着成一家,這不是難爲自己呢嗎?”

都是一家人,鬧得太過了,也就生分了。感情就那麼點兒,經不起任何消耗。如果是一家人齊心,公婆明理,知道好賴,說不定李嬸兒就不會緊緊捏着手裏的錢,而是早就蓋上新房了。

之所以不敢,是她知道,公婆心裏的那桿秤是斜的。這幾年,大伯子家的日子也不算太好,如果讓公婆知道,她手裏有錢,估計還不知道怎麼想辦法讓她貼補老大家呢?

照片來自於電視劇《都挺好》

其實,我覺得李嬸兒如果條件允許,不如在外買房子算了。這樣又能避免和公婆衝突,也能借此機會,搬出去不用和他們一起生活。

這世上最難的就是家務事兒,因爲當你站在對方的角度,就會覺得他們雙方說得都有道理。說不清楚,卻必須論斷。不管你怎麼做,都可能會傷害到另一方。所以,想和做之間,一定要有個明理的人。

再者,人與人的相處,不是單方面的付出,有回應纔會繼續往來。如果李嬸兒的公婆不能早些明白,真的讓李嬸兒寒了心,往後誰也說不好,是不是?

李嬸兒的事,不知道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在下方評論區說說你的想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