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情誼絢爛如朝霞,有一種感情深沉似大海,有一種奉獻無私又無畏,有一種信任真誠滿胸懷,這就是感人肺腑的“戰友情”。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曾經有無數年輕人穿上軍裝,將國家和人民的希望扛在肩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建立起新中國通向幸福的橋樑,而他們之間也產生了超越生死和時間的感情。在我國湖南就有一位84歲的老兵肖楚榮,他時隔半個多世紀走上電視,只爲尋找當年的老首長。當兩位老人相聚之時,在場的所有人都不禁淚目了。

抗戰老兵肖楚榮

一、農村小夥參軍入伍

肖楚榮出生於湖南的一個農村家庭中,原本家中的生活就十分貧困,再加上連年的戰亂,肖楚榮的父親和大哥都在飢寒交迫中悲慘死去。更不幸的是,他的二哥還被當作“壯丁”被抓走,家中只剩他和母親相依爲命。這些悲慘的經歷成爲了肖楚榮心中不可磨滅的傷痛,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爲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其他家庭不再因爲戰亂而變得支離破碎。

年輕時的吳邦和肖楚榮

17歲那年,解放軍恰好路過肖楚榮所在的村子,他一下子就被威武莊嚴的解放軍隊伍所吸引,眼前的這支隊伍和其他軍隊並不同,他們不僅紀律嚴明,而且一路上把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肖楚榮當即就決定自己也要參軍,當一名保家衛國的志願軍。隨後他就順利入伍,成爲了“衛生連通信班”年紀最小的一名戰士,主要擔任首長吳邦的警衛員。

曾經的戰友情感人肺腑

二、生死之交,一生難忘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軍隊的生活是艱苦的,但是對於肖楚榮來說,軍隊卻給了他家一般的溫暖,而這一切的溫暖大多來自於他的首長吳邦。按理說,肖楚榮身爲警衛員主要負責首長吳邦的安全,但是吳邦卻對肖楚榮十分照顧,日常生活中兩人就像親兄弟一樣親密。因爲家裏太窮,肖楚榮從小就沒喫過幾頓好飯,人長得也十分瘦小,於是吳邦就經常留給他一些好喫的。爲了讓目不識丁的肖楚榮更好地成長,吳邦還專門安排了軍隊裏的教員每天晚上教導他學習,並且時常親自檢查他的學習進度。

年邁的肖楚榮和吳邦

“生死之交鑄就一生恩情,浴血沙場彰顯戰地軍魂。”除了平日的細心照顧,戰場上的生死與共更讓肖楚榮難以忘懷。參軍一年之後他所在的連隊就被安排駐守西海岸,時年18歲的肖楚榮第一次切身體會到了戰場的殘酷,他目睹了無數曾經的隊友在炮火中屍骨無存。在一次任務當中,首長吳邦帶領着肖楚榮騎馬向敵軍前進。忽然遠處一發炮彈襲來,眼看就要降落在兩人身邊。就在生死存亡之間,身爲首長的吳邦不顧自己的安全,縱身向肖楚榮撲過去將他護在了身下,肖楚榮因此撿回一條命,而吳邦卻受傷了。這件事情帶給肖楚榮無盡的感動,兩人也在戰場上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時隔六十年的相聚

三、時隔六十年再相聚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戰爭結束以後,肖楚榮和吳邦就漸漸失去了聯繫。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兩人一別就是六十年,當初那個愣頭愣腦的小小警衛員也已經成爲了84歲的老人,可在肖楚榮的心裏卻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最敬愛的首長吳邦。每當聽到一些老兵的消息時,肖楚榮總是忍不住熱淚盈眶,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再次見到首長,並向他行一次軍禮。爲了實現夙願,肖楚榮四處尋求幫助,最後通過身邊的人聯繫到了《等着我》節目組。經過社會各界的幫助,他終於見到已經91歲的老首長,當兩位步履蹣跚的老人相擁而泣時,在場的所有人都流下了感動的淚水。

兩人相聚感動衆人

四、結語

很多人得知肖楚榮和吳邦的事蹟後都深受感動,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正是有無數像他們一樣的熱血戰士,他們離開了溫暖的家庭,不顧個人安危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只爲捍衛祖國和人民的利益。他們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了來之不易的和平,讓後人的生活得到保障,而他們之間更是建立了感人肺腑的深厚情誼。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向所有的抗戰老兵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