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11月1日,萊州市工商聯萊商商學院2020年第一期“管理智慧”企業培訓課程完美收官。課程特別邀請了來自香港的賦能型領導資深導師童麟現場授課,與50餘位來自各行各業的企業家們互動交流,傳道解惑,幫助大家開始去懂得和認知我們有很多的心態和思維模式,而這些正是使我們的人生之所以走到今天這個位置的關鍵,當我們開始覺察,就具備了更好的運用學到和知道的管理技巧和運營模式的能力。

爲了讓初次接觸課程的學員們學習這門晦澀、艱深的課程,童麟導師在兩天課程中循序漸進,用生動、有趣的互動和對話,以“管理”和“智慧”爲主要內容,帶着學員一起深入探尋每一個“我”的本質,進一步引發思考,通過多種互動形式讓學員們感悟先知大德們的智慧,並結合實際困惑在此過程中探尋解決企業管理難題的良策。通過童麟導師的講解和互動,挖掘管理中還沒有被運用的智慧,挖掘你更有利的智慧方式來面對你所有的管理問題。

爲期兩天的企業培訓課程,是萊州市工商聯萊商商學院根據全市企業發展需求,精心研究開設。課程內容既有宏觀理論,又有案例分析,非常切合民營企業的實際。課後,學員們紛紛表示,聽了童麟導師的課,開闊了思路,增強了信心,受益良多。

此次培訓的主要目的在於通過開展培訓講座,引導企業更新經營理念,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爲企業更好的轉型升級、提質增效服務。

下一步,萊州市工商聯萊商商學院將不斷創新培訓模式,打造培訓品牌,藉助社會各界力量,整合各種培訓資源,積極爲中小企業開展各類公益培訓,幫助企業負責人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提升經營管理能力,提高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素質。

學員感悟

學員:曲俊傑

通過兩天跟童麟導師的學習,收穫到了企業的管理核心就是人,而這個人就是自己。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一切來到你身邊的人呈現出最好的一面。淨口對管理者來說至關重要,因爲語言模式影響行爲模式和思維模式。一個習慣的養成不在行爲上而是在思維和語言上。所有的管理是在實踐中而不是在課堂上,所有的成果都是在行動上而不是在想上。

學員:吳美茵

1.潛意識就像電腦內存,電腦定期殺毒清理,何況我們人的那麼多念頭;

2.大海不會懷疑魚,好的管理者應該讓任何層次的人來到你身邊呈現出最好的樣子,正如把渣男變成好丈夫的能力,正如一手爛牌打成王者;

3.事上放下是福報,心上放下是智慧真的如此,心不在在意的時候,纔能有內在力量的散發,輕鬆、平和;

4.一定要在管理中靜口,每一句都會爲自己種無數的因,自尋煩惱,少說、說精、說正;

5.這個世界沒有選擇,只有能力夠不夠,選擇是有能力人給沒能力人的選擇 加油做強者;

6.在教導員工的過程中,教了不會不要着急,再教幾遍,如果不會再等等,時機未到、悟性未開,不是他笨,是你的方式和時間節點要調整;

7.要具備一葉知秋的能力,通過一個點看到一個範疇;

8.嗔的內在是比較、指責、分別心、標準太多,疑的內在是擔心,承受不了 要提高能力;

9.解決問題要在根上解決,也就是因上,不要解決每一個因導致的果,無非也是負分變正而已;

10.自律才能自由;

11.大勢審度、戰略、戰術、後勤,高度清晰完善;

12.區分:理想中的我、高估的我、低估的我、權威中的我;人的力量在於區分,區分源於聆聽,聽到什麼;

13.過去、現在、未來,放下擁有的成果,當下好好行動做,爲未來創造可能性;

14.真我、自我(角色、形象、身份、地位)覺知的自我就是真我;

15.愛自己就是愛一切,接納所有,善、護、念;

16.溝通我的感受,從而讓他人收到,如實觀照,觀(看自己、看別人、看自己和別人)。

還有一些暫時沒有悟到,課程結束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靜、平和,每天按照童麟導師指導寫作業、清理,睡眠有提升,皮膚也變好了還沒實現早晨跑步的目標。很感恩,能通過課程讓自己瞬間靜下來,特別是作爲我這個行業需要一些炫酷的外在表現自己,就在今天給麗江的路上,我感受到了那種內心充足的力量,特別想追求的是簡單、樸素,這個感覺太棒了,外界萬物不關乎我,我自己就很富足。我始終都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孩子,在人生每一個時間節點可以遇到大貴人保護我、愛我、甚至都有些寵溺,感恩童麟導師,也感恩芽樓同學,更感恩我的夥伴榮容、黃丹、海湖,謝謝你們出現在生命裏,說到這裏竟然眼眶溼潤!是什麼樣的緣分讓我們在互相修行的路上愛着彼此的生命和靈魂,讓我們可以彼此給予力量和勇氣做孩子,畢業那一晚彷彿看到四個可愛的寶寶在過家家。生活和工作的壓力之外,還有我們幾個靈魂可可愛愛、奇奇怪怪,真好!從生到死、從愛到恨、從古到今、從心到心,都想化成兩個字:感恩!

學員:黃顯斌

通過兩天的學習,明白了因上努力,果上隨緣,只管種好因,果自然而來,在生活和管理中需順勢而爲,因勢利導。

學員:李永泉

本月初參加的管理智慧課程體驗,一、管住口,禍從口出,語言能影響能人的行爲模式,同時也能反映出人的思維模式。只有正言,纔有可能正行。纔有可能達成最終我想要的好的結果!二、貪的內在是不滿足,嗔的內在是做比較,癡的內在是癡迷,慢的內在是不自信,疑的內在是承受能力不足。對外顯現爲怨恨惱怒煩。從內找原因看到自己的那點缺失根源在哪裏。三、自律才能讓我自由。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高於別人對自己的要求,就沒有別人可以要求你了。主動叫動力,被動叫壓力!四、管理一定不是在課堂上,而必須是在企業裏、在實踐中。我管理企業,不是知道怎麼管就行了,知道的越多但不去做,找藉口和看別人問題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這不是有效管理。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一切來到你身邊的人呈現出最好的狀態。這世界沒有選擇,只有自己能力夠與不夠。選擇是有能力的人給沒能力的人出題目。

學員:李娟

追隨童麟導師學習已有近六年之久,本次兩天的學習,使我理順了一些概念,掌握了更多的修行法門:

1、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從“淨口”開始的,一個人的語言模式決定其思維模式,思維模式決定行爲模式,行爲模式決定結果的狀態。

2、中庸:是到達鼎峯,再回到低處,尋找中間地帶。中庸的最佳狀態是:“洞若脫兔,靜若處子”。

3、定見:每個人固定的想法和評價;明瞭自我定見叫“智”,即:“局內生智”。

4、中觀:不左不右,也不是中間,而是在一個更高的維度看待和處理事物。即:“局外生慧”。

5、管理:就是把管好的人放到理順的事情上,讓每個人發揮最好的狀態。

6、智慧的產生的基礎是“勢”,學會對大事的審奪,嚴謹自律,學會放下,安住於當下。

7、學會佈局,學會推動,學會自己不出手。

8、人活在概念中,慢慢地也就沒有了體驗,人生便少了很多的樂趣;要用越來越多的體驗去完善概念,去創造更多的可能性,人生便多了更多的驚喜或奇蹟。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中,要接受所有的一切,時刻與萬事萬物保持愛的鏈接,願意爲所有的事情負責任,接受一切(喜歡和不喜歡),時刻保持正念,依照我的原則和立場生活,依次不斷地印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