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作爲河南省國企改革的模範及“國企改革雙百行動”企業的鄭煤機(601717-CN)(00564-HK)又有新動作啦。

11月9日,河南國資委控股公司及鄭煤機控股股東河南機械裝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持有鄭煤機30.08%的股份)(下稱“河南裝備集團”),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協議轉讓所持2.77億股鄭煤機股份,約佔鄭煤機總股本的16%,公開徵集期爲30個交易日。若此次接手方只有一家,那麼鄭煤機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可能就此易主。滿足三大要求,方可抱得“煤”人歸

據鄭煤機發布公告稱,11月9日,河南省國資委已同意公司控股股東河南裝備集團國有股權轉讓項目公開徵集受讓方方案。

據該方案顯示,河南裝備集團公開轉讓鄭煤機股份的轉讓價不低於人民幣7.07元/股(單位下同),較11月9日A股收盤價11.60元約折讓64%。按照此次轉讓2.77億股計,接手方涉及總資金不低於19.59億元。而最終轉讓價格,鄭煤機會將在各意向受讓方的報價基礎上綜合考慮確定。若符合條件者只有一家,則將由雙方通過協商並經有權部門批准後敲定。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裝備集團給出不低於7.07元/股轉讓價非常有吸引力,對於接受方來說是也是合理的。截至2020年9月30日,鄭煤機的每股淨資產爲7.509元,顯然要高於7.07元/股的轉讓價。更爲重要一的是,鄭煤機還有不俗分紅率。據Wind數據顯示,上市至今計,鄭煤機上市至今累計進行10次分紅,平均年分紅率爲23.2%。

自古以來,好物本難得,而對於逐利的資本市場來講,好投資標的更是難得。

據該方案顯示,接手方需滿足三大條件便可得之,分別爲1)基礎條件;2)有利於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維護企業持續健康發展;3)有利於促進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

就基礎條件而言,與過往股權混改企業轉讓協議一樣,對接手方提出一些基礎性的要求,例如接手方自身具備一定財務實力及誠信守法;接手後股份鎖定期不低於36個月等等。

就有利於提升上市公司,維護企業持續健康發展而言,該方案中強調到接手方應具備推動上市公司體制機制改革,改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促進上市公司持續發展的能力。此外,接手方還需有能力爲上市公司引入資本、市場、產業等戰略資源。

就有利於促進河南省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接手方還需擁有推進河南省產業升級或產業整合的資源,有意願爲河南省經濟發展做出貢獻,並提出具體有效的措施或方案。

由此可見,轉讓價雖足夠吸引人,但想輕鬆將鄭煤機納爲麾下並不易,接收方需具備較強資本實力及社會影響力纔行。如此看來,要達到河南裝備集團“擇偶”標準的人,可謂是非富即貴,一般人還達不到這樣的要求。過往混改爲了“重生”,此次混改又亦在何處

此次股權“混改”,不得不讓人聯想到鄭煤機過往改制和股權變更,而且每次股權結構發生變化之後,鄭煤機均取得不俗業績增長。

據瞭解,鄭煤機始建於1958年,是一家老國有企業,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由於煤炭形勢不好,鄭煤機幾近崩潰破產的邊緣,資產負債率超過117%,職工工資拖欠8個月。進入2000年以來,爲順應煤炭行業好轉的宏觀趨勢,鄭煤機開始按照市場化原則推進企業改革,在省管國有企業中率先開始了混改的嘗試。此後,鄭煤機在混改各個階段均取得不錯成績。

具體而言,鄭煤機於2000年起開始推行三個一線的改革:技術一線、市場一線、生產一線。2002年開始扭虧爲盈,重組爲國有獨資企業並更名爲“鄭煤機械”,經過2002、2006、2008 的三次改制和股權變更,公司從傳統工廠到公司,從國有獨資到國有控股,從有限責任公司到股份制企業,直到A股、H股公開上市發行,鄭煤機股權結構實現了初步混合多元,形成了國有相對控股、境內外社會公衆股、企業核心骨幹持股相結合的較爲科學合理的股權結構。

歷經多次混改及民營企業的活力的注入,鄭煤機主動進行多產業鏈佈局,減少行業週期性影響。2016年起,鄭煤機耗時三年通過併購方式整合建立汽車零部件產業板塊,旗下擁有德國SEG集團、亞新科集團兩大品牌,實現了從煤機板塊向汽車零部件板塊的產業轉型,從而形成了“煤機+汽車零部件”雙輪驅動的器械平臺。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鄭煤機藉助混改之勢,從默默無聞且瀕臨倒閉的企業,逐步成長爲全球規模最大的煤礦綜採液壓支架研發製造和全國領先的汽車零配件製造企業。

截至2016年至2019年底,鄭煤機營收從36.29億元增至257.21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92.1%;淨利潤從6199.7萬元增至10.4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爲155.9%。值得注意的是,從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來看,鄭煤機良好的經營業績表現還在延續。截至2020年9月30日,鄭煤機營收爲192.55億元,同比增長1.82%,歸屬股東淨利潤爲10.85億元,同比增長4.44%。

誠然,混改讓鄭煤機從逆境之中實現了鳳凰涅槃,從當初的資不抵債成長爲現在行業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而如今生意風生水起的鄭煤機,爲何還要在順境中繼續選擇股權混改呢?

對於這個疑問,可以從過往媒體採訪鄭煤機董事長焦承堯對話中找到答案。2019年10月24日,在河南商報報紙上刊登了《鄭煤機的新徵程》一文中,鄭煤機董事長焦承堯表示“目前鄭煤機還存在很多問題,需要繼續改革,比如公司的股權結構、法人治理結構、中長期激勵機制、集團管控體系都亟待進一步優化。”

該文還指,從鄭煤機股權結構來看,前10名股東中,除國資控股股東河南機械裝備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佔股30.08%外,其餘股東分別佔股12.73%、4.34%、3.11%及以下。過度分散的非國有資本在做出重大決策時優勢並不明顯。一位分析人士認爲,在企業做決策的時候,一個股東擁有絕對話語權,對企業來說未必是好事。

過往股權改革確實給鄭煤機經營活動帶來質的變化,而此次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再度進行股權混改,能否助推其再續輝煌或成就更大的偉業,我們只能拭目以待吧。

作者:花榮

編輯:彭尚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