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到高科技,相信不少人自然會想到飛行在太空中的智能人造物,腦海裏自然浮現人造物飛行時的樣子,因爲它們實在太過先進,與地球距離遠遠超過十萬八千里,但是我們只需坐在電腦前,可以輕鬆對它們進行安全操控,如果說這不算上高科技,那請問還有什麼是高科技呢?

在2020年的今天,人造物遨遊外太空並不是什麼稀罕事,進入星際介質的旅行者1號,飛行在無數冰冷小天體附近的地平線號,飛向火星的中國天問一號,還有正在歸途中的日本飛船隼鳥2號,哪個人造物技術更先進,我們無從評判,其中最令人神往的無疑是日本隼鳥2號。

幾乎所有的人造物都在遠離地球,旅行者1號以16.9995千米/秒向外飛,新視野號也在穿越八大行星之外的柯伊伯帶,只有隼鳥2號帶着小行星礦石正在返回地球,2020年11月10日實時數據顯示,隼鳥2號地球距離只有972萬千米,已經不足1千萬千米。

最近,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在推特上頻繁發佈消息:隼鳥2號,地球在等待你的歸來!膠囊分離作業演練已經圓滿完成!接收小行星礦石的日本團隊已抵達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中,我將盡我所能。這意味着最激動的時刻來了。

說起日本隼鳥2號,相信不少人記憶深刻,它在2019年2月對一顆近地小行星龍宮進行了首次暴力採礦,先是快速降落,採集器觸地,採集礦石,迅速提升,返回原來位置,有視頻顯示,隼鳥2號採礦場面極其野蠻,此次採礦非常成功,獲得了大量長石。

爲了獲得小行星內部樣品,2019年4月,隼鳥2號釋放出小型隨身撞擊器(SCI),SCI包含一顆2.5公斤銅彈丸,以300千米每秒的速度射向小行星,結果製造出直徑達10米的大坑。由於該計劃要求隼鳥2號停在凹凸不平大坑中,有極大風險,最終取消了再次採樣任務。

2019年11月,日本隼鳥2號脫離小行星環繞軌道,與小行星告別,三個離子推進器一齊噴發,踏上返鄉之路,從3億千米外趕回地球,這是一個難度非常大的技術活,要知道地球以29.78千米每秒速度在公轉,而小行星也以20多千米每秒速度飛行在地球軌道外側。

實時數據顯示,現在隼鳥2號與地球同向飛行,以31.18千米/秒速度在追趕地球,與地球距離在不斷縮小,預計12月6日飛掠地球上空。自2014年12月3日升空以來,隼鳥2號從未停止飛行,因爲太空飛行很容易,反而停止不動卻是一件困難的事情,截至11月10日,總飛行路程達到52.04億公里,創下了一個新的航天紀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