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瑞再中國總裁陳東輝熱議疫情下保險業新機遇

11月10日,瑞士再保險(下稱“瑞再”)中國總裁陳東輝出席“第十五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並發表了主題演講。

陳東輝表示,作爲再保公司在與行業的頻繁交流中發現,最近一段時間聽到最多詞就是轉型與變革,而對於再保的變革和轉型,陳東輝指出了三點思考:1、疫情給國內保險業帶來了轉型和變革的重要戰略機遇期;2、保險業存在宏觀前景光明與每家公司經營困難間的矛盾,解決之策在重新找準定位;3、未來在中國的再保業務的轉型必須聚焦創新。

國內外保險業冰火兩重天 國內保險業面臨轉型新動能

陳東輝表示,從國際背景來看,目前保險業正在經歷轉型和變革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同時也面臨着極大的緊迫性。從疫情的影響來看,海外和國內表現出了冰火兩重天迥然不同的局面,在國內我們歡聚一堂舉行保險業的盛會,討論國內發展的時候,在國外卻是驚濤駭浪、烏雲密佈的另一翻景象,非常痛苦的週期正在剛剛開始。

陳東輝分享數據指出,從新冠肺炎疫情本身來講,瑞再研究院初步估計,新冠肺炎疫情導致2020年全球整體經濟損失爲6.6萬億美元,至2021年底將達到12萬億美元;對於保險行業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將使得2020年全球非壽險保費下降1%,壽險保費收縮6%,保險賠付約爲550億美元。客觀來看,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對國際保險行業的影響是國內保險業的幾倍、幾十倍乃至更高。

陳東輝表示,此外,長期低利率週期也是國際保險市場頗爲關心的變化,保險公司正在面臨着資本是不是充足、對於投資端和負債端的擠壓有多大這些生死存亡的問題。新冠肺炎疫情所帶來保險業的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低利率的影響剛剛開始。在爆發的糾紛中,很多法院判決還沒有出來,對於什麼責任保險行業應該來擔,什麼責任保險行業不需要擔,目前還有很大的變數。而在這種變數中,國際承保週期迅速轉硬,投資端無法貢獻足夠的利潤,這就要求承保端的費用和業績必須回升,才能確保給股東的回報。

當國際保險業還在討論疫情影響時,國內保險業顯得十分幸運,因爲我們還在討論機遇和變革,但這也帶來了緊迫感。這說明國際承保週期的轉硬沒有傳導到國內來,臨近年底,作爲再保公司又在跟直保公司討論年終的續轉,可大家沒有意識到承保週期,也沒有意識到費率的回升。在國外成熟的保險市場,再保市場的費率可以很快的傳導到直保業務的前端,也就是說資本市場收縮了,再保市場轉硬了,在直保前端就要收取更充足的費率。但是在國內,這個傳導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但這恰恰也是行業轉型的好時機,有望建立再保市場和直保前端費率傳導的機制,進而提高整個行業的費率充足度。

對於費率充足的重要性,陳東輝指出,長期費率不足導致了整個保險行業的脆弱性,每年收的保費,費用和賠付都喫光花光了,這意味着突然的大災面前全行業將沒有抵抗力。幸運的是從2008年的汶川地震以後,過去十年中國沒有經歷大的自然災害,但這並不意味着未來不會有。所以在費率中需要留有一定的冗餘,爲大災做儲備,這也是保險行業的應有之義,但目前轉型還在過程當中。希望目前國際的保險行業痛苦的背景和底色,能夠爲國內保險行業轉型提供更加充沛的動力。

保險業光明前景與業績壓力矛盾猶存 找準定位或爲破局之策

陳東輝表示,目前保險業存在一種突出的“矛盾”。從宏觀層面來說,中國保險行業無比樂觀,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光明,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近日指出,2035年中國會變成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可在這樣光明的背景下,每家公司都面臨着完成業績的壓力和困難。這樣的矛盾應該怎麼調和?

陳東輝直言,對中小財險和保險公司來說,下一步的轉型重點是如何重新找準定位。觀察到行業裏存在一個奇特的現象,大部分保險公司都長得差不多,缺乏特色,這就意味着缺少這家公司必須存在的理由。“爲什麼這家公司必須存在?爲什麼客戶要找這家公司而不找隔壁公司?這個問題可能在過去保險業的發展階段不需要回答,但在下一階段,這是解決宏觀前景光明,但每家公司經營困難這一矛盾的最主要的突破口,即找準每家公司的定位。”陳東輝進一步表示。

科技和創新對保險意味着什麼?

第三個觀點,陳東輝表示,保險業轉型無法避免的問題是科技和創新,但目前行業創新很多進展不順,問題不在技術,而是沒有找到清晰的業務模式。

“技術就像你到超市裏去選廚具和餐具,應有盡有,非常多,但是做不好飯不是餐具不好,而是你不知道要做什麼菜,或者說菜譜沒有想好,餐具再好用也解決不了問題。”陳東輝指出,關於市場上最熱的AI,最近也有兩個非常極端的觀點,樂觀看法是:未來一家保險公司只需要五個人,一個是董事長,一個是精算師,配三個機器人,一個機器人做銷售,一個機器人做服務,一個機器人做後臺管理,一家保險公司足以運轉。可同時,也有悲觀看法:有人認爲AI進入了創新週期的失望之淵裏,雖然感官智能、圖像識別、OCR這些都有了不錯的進展,但是人工智能還處在很初級的階段,未來還是面臨很大的挑戰。到底怎麼能夠讓AI爲我所用,問題不在AI本身,而在於業務模式。

陳東輝指出,場景的確定和業務模式的確定,應該先與技術手段的選擇。但在行業合作時發現,機構花費了大量精力討論技術,可他們的業務模式很模糊,這是本末倒置的。

對於瑞再來說,未來在中國的轉型必須聚焦創新,因爲我們相信在未來變革階段當中,如果我們不能夠讓直保公司體會到我們在協助他們創新當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既不會有保費給我們,也不會有利潤。所以未來目標,一是行業裏的新產品基本都有瑞再參與,二是直保公司找瑞再創新上的需求基本上都能幫得上忙。

陳東輝進一步解釋道:“爲什麼說是基本上呢?因爲有的業務瑞再確實做不來,比如小額貸款保證險的業務,比如價格指數的業務,比如一些費率非常低的網絡平臺上的健康險業務,我們確實很難幫得上忙,但是從長期來看,只要是對行業有前瞻意義的,很創新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我們都願意參與。”(作者:侯瀟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