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騰國際“機器換人”節約大量勞動力

一件曲軸,分量有多重?

內江金鴻曲軸有限公司告訴你:長安國產汽車每10輛就有7輛汽車曲軸是出自金鴻曲軸,長安汽車第一件發動機曲軸爲“內江造”。

不止如此,金鴻曲軸還實現了智能化生產:從上料到下線30多個工序全部實現無人操作,80秒就能生產完成一件曲軸產品。

一件曲軸可以窺見內江現代產業發展良好態勢——

“中國黑豬之鄉”“中國血橙之鄉”“中國無花果之鄉”“中國鯰魚之鄉”,一張張閃亮的國字號名片讓內江農業熠熠生輝;

川威集團、匯宇製藥、效率源、恆通動保等一批響噹噹的“四新一大”企業發展勢頭強勁;

電子商務交易額總量連續5年穩居全省第3位,成爲內江現代服務業中的翹楚…… 一二三產業齊頭並進,匯聚成內江現代產業發展正能量。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強則經濟強。

近年來,內江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構建“5+4+5”現代產業體系,着力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爲加快建設成渝發展主軸重要節點城市和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務中心,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強支撐、添動能。

夯實現代農業:

從“小打小鬧”到“國字號”招牌

東興區田家鎮千草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鐵皮石斛喜獲豐收

提起農業產業故事,威遠縣小趙家庭農場負責人趙建偉有話說——

從7月以來到現在,趙建偉一直很忙,或是接待前來採摘的遊客,或是釆摘無花果,或是製作無花果乾片。三年時間,趙建偉從4畝無花果發展到40畝家庭農場,成爲當地“無花果種植技術能手”。

一個個“趙建偉”匯聚成威遠“中國無花果之鄉”的正能量,使得威遠成爲全國最大無花果種植連片基地,形成內江威遠無花果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獲得“2023年世界無花果大會”舉辦權,叫響了“世界的無花果看中國,中國的無花果看威遠”的口號。

威遠無花果的崛起之路,和內江其他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之路極其相似。像其他農業產業一樣,威遠無花果也經歷了不成規模的“小打小鬧”,再到摘下“國字號”招牌。

從散養的內江黑豬到100萬頭內江黑豬產業化項目實施,年出欄內江黑豬商品豬達10.05萬頭,年綜合產值達9億元,在成渝市場深受歡迎——“中國黑豬(內江豬)之鄉”,內江實至名歸。

從屋前屋後的小規模種植到萬畝血橙產業示範基地,從傳統品種到“花果同樹”新品種,再成爲全國最大的血橙生產基地——“中國血橙之鄉”,內江當之無愧。

從傳統魚塘養魚到智能化玻璃鋼養魚,從傳統魚蝦養殖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特色水產,內江發展勢如破竹。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近年來,內江聚力發展內江黑豬、資中血橙、威遠無花果、特色水產四大特色農業產業,拿下“中國黑豬(內江豬)之鄉”“中國血橙之鄉”“中國無花果之鄉”“中國鯰魚之鄉”四塊“金字招牌”,演繹出內江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交響曲。

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內江現代農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加快建設成渝現代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帶。內江,“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一個都不少。

蓄勢“四新一大”產業:

從“內江製造”到“內江智造”

內江金鴻曲軸有限責任公司自動化生產線

提起工業產業故事,內江金鴻曲軸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楊倫超有話說——

金鴻曲軸公司就是內江新裝備產業“融入成渝”的見證者。

上世紀80年代,金鴻曲軸公司爲重慶長安研發生產了第一件國產化曲軸,從而全面進軍成渝市場,從服務售後市場的“游擊戰”,轉移至以配套汽車整車發動機爲主的“正規戰”,再從傳統生產到智能化生產,書寫了“長安國產汽車每10輛就有7輛汽車曲軸是出自金鴻曲軸”的傳奇。

四川匯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就是內江新醫藥產業的典型代表。

2010年,丁兆返鄉創業,在內江經開區160畝土地上“孵”出一家新醫藥企業——四川匯宇製藥股份有限公司。三年左右時間,公司拿下歐盟GMP認證。到現在,該公司生產的高端抗癌抗腫瘤針劑已在全球1000多家歐盟頂級醫院以及2000多家中國醫院大規模使用。今年6月,匯宇製藥公司開始着手建設成渝地區綠色原料藥製造基地,爲內江做強做大新醫藥產業再添動力。

兩家公司的發展歷程就是內江“四新一大”產業發展的鏡像。

2019年,內江新材料、新裝備、新醫藥、新能源、大數據產業實現總產值318.3億元,佔全部規模工業總產值的28%,培育壯大“四新一大”產業已初見成效,成爲內江工業體系的“四梁八柱”。

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內江“四新一大”產業如何發力?

在發展新材料上,圍繞釩鈦等新材料傾力打造成渝經濟區新材料產業配套生產示範基地。

在新裝備產業上,推動新裝備產業集羣式、高端化發展,大力推行“機器換人”,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新裝備產業示範城市。

在新醫藥產業上,以新一代生物製藥爲突破口,推動內江醫藥產業向高、大、強轉變,加快建設成渝原料藥製造基地。

在新能源產業上,積極推廣新能源汽車,推進頁岩氣勘探開發,延伸頁岩氣產業鏈條。

在大數據產業上,加快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深化數據融合發展,全力建設成渝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協同區。

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機遇,內江着力培育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產業集羣, 加速從“內江製造”向“內江智造”轉變,力爭到2023年,全市“四新一大”產業佔規模工業總產值比重達38.5%以上,產值達480億元。

提檔現代服務業:

從“有沒有”到“好不好”

老人們在福壽緣養老公寓裏的幸福生活

關於健康養老,內江市第六人民醫院院長蔣奎深有感觸——

從過去傳統看病治病,到現在進軍醫養領域,市第六人民醫院讓“看病+養老”變成現實。同時,與成都華西醫院建立“視頻看診”合作機制,讓內江人不出本地就可享受到成都的高品質醫療服務。

市第六人民醫院的“升級”,就是內江現代服務業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見證。

近年來,電子商務、現代物流、現代金融、現代旅遊、健康養老等現代服務業在內江加快發展。2019年,內江電子商務交易額達743億元,總量連續5年穩居全省第3位;第三方物流企業營業額增長18.2%。

在全面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內江服務業如何加快成勢?

在電子商務方面,着力推動電子商務集羣網狀發展,構建西部地區大電商、大園區、大平臺、大物流、大服務的電子商務發展格局。

在現代物流方面,依託內江國際物流港及隆昌、資中、威遠三個物流園,構建“一港三園”的現代物流業創新發展空間佈局,加快建設成渝經濟區區域性多功能物流配套服務中心。

在現代旅遊方面,重點破解旅遊業發展市場化程度不高、休閒度假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努力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新興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

在現代金融方面,進一步提升現代金融業發展水平,構建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

在健康養老服務方面,進一步健全社會健康養老服務體系,滿足人們多元化養老需求。

新時代,新徵程。“5+4+5”現代產業體系正爲內江高質量發展強支撐、添動能,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中的新內江正卓然崛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