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主席家的保姆,由于主席一家心地善良、和蔼可亲,把她当作一家人,与主席一家的关系很亲密。夫人牺牲前,她大喊:“要杀就杀我!”

陈玉英,湖南省宁乡人,出身贫苦,从小就给别人当童养媳。为了生计,她10岁起便外出帮工,后嫁给了一个姓孙的人,所以大家都叫她“孙嫂”,一直给别人当保姆。1926年经人介绍,年近30岁的孙嫂来到一户姓毛的人家应聘。她向主人家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也知道了他们已经有了两个儿子,夫人姓杨,即将生产,想找一个人来照顾夫人。最终,她被留下来了。因为杨夫人看她没有裹脚,也没有盘头发留辫子。事实上,孙嫂是因为家里穷,要下地干农活,裹脚后就不能干重活了,所以才没有裹脚。

当时,孙嫂不知道什么是革命,也没有想到主人会成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他们家没有那么多规矩,夫人还对她说:“你到了我家中,那么我们就是一家人。彼此不分上下,你不要当我是你的主子,我们是朋友。”夫人的一番话令孙嫂十分感动,一直以来,保姆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低贱的职业,是下等人,没什么地位,更不要说和主人家平等相处了。她没念过书,但能辨别人的好坏,感谢上天让自己遇到了好人。因此,她要更用心照顾他们。

主席经常下乡考察,夫人帮着他抄写各种材料和文件,分工明确,一起为革命而奋斗。有朋友家里商量事情时,孙嫂则在门外候着,每过一会儿就轻手轻脚地进去为他们添水。当他们住在武昌的时候,主席担心她出去后找不到回家的路,不识字,说话别人也听不懂,特意给她做了一张白布条,上面写着住址和她的名字,方便她问路回家。例如这样暖心的事儿还有很多,由此可见,他们对孙嫂很好。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是相互的,主人家对她好,她对主人也是尽心尽力,与之建立了深厚感情。

1927年春,夫人在医院产子,主席工作忙,没来得及回来,直到她生产后的第四天才来医院。期间,一直是孙嫂在照顾她。不久,因为革命形势非常严峻,主席决定把妻子和3个儿子送回长沙,没想到这次和妻子的分离竟是永别。虽然他们不在同一个地方,但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革命成功。孙嫂跟着夫人回了长沙,夫人积极到贫苦农民家里宣传革命,几个孩子就由她照料,所以孩子们跟她的关系也很深。为了照顾他们,孙嫂4年多来没有回过一次自己的家,看望自己的孩子,还把头发剃光了,只为了节省梳头发的时间。毛家周转困难时,她主动不要工资,还把积蓄拿出来补贴家用,令他们十分感动。

1930年10月24日,由于叛徒出卖,家里被敌人包围,夫人以及她最大的儿子被抓走了。见状,孙嫂立即出来阻挡敌人,也被抓起来了。夫人不想牵连孙嫂,对敌人说:“为什么要抓她?她只是一个保姆。”结果失败了,孙嫂跟他们一起被关进了长沙警备司令部的监狱。面对严刑拷打,夫人的回答只有3个字——不知道!孙嫂在一边痛苦地喊道:“你们不要打她,她身体弱,要打打我吧!”敌人便开始折磨她,想从她口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她的回答也是不知道。两人被敌人折磨得死去活来,但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

11月14日,夫人被提审,孙嫂也知道等待她的将是什么,用身体堵住牢门说:“不要带走她,要杀就杀我!”敌人没有理她,将夫人带走了。之后,夫人再也没回来,孙嫂和岸英被关押了一个月后才被释放。敌人一直监视着她,所以她不能和主席联系,只好回了老家。她闭口不提这4年去了哪里,在谁家里打工,老家没有人知道她这4年经历了什么,她坚信夫人曾经对自己说过的话:“革命一定会成功!”

1949年,革命终于成功了,一个新政权诞生了,孙嫂很高兴。1957年6月,她见到了阔别30年的主席,感慨万千。再后来,孙嫂一家住进了长沙城,过着普通且安稳的生活。1982年,孙嫂在长沙病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