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四川省教育廳網站上公佈了普通高校轉學情況公示,大多數學生都是轉學到當年高考錄取分數相差不大的院校進行就讀,其中一名同學因身體原因轉學前後高校相差比較大,從電子科技大學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2018級轉學到了吉林農業大學生物技術2019級。而2018年吉林農業大學當年在生源地的錄取最低分爲477分,而這位同學高考成績爲608分,相差131分。

四川省轉學彙總表(部分)學生名字隱藏

因爲考生本人是2018級考入電子科技大學,所以477分應該爲吉林農大2018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皮豆查閱了吉林農業大學2018年的錄取分數線,符合條件的只有2018年山西省植物生產類專業錄取線爲477。電子科技大學2018級離畢業還有不到兩年時間了,更何況就讀的還是熱門的集成電路,此時轉學到吉林農大且降爲2019級,就讀的是相對比較冷門的生物專業,這個犧牲確實有點大。608的高考分數就是讀吉大的農學專業也是綽綽有餘,可能申請吉大難度比較大的緣故。

電子科技大學

大學轉學其實現在很常見,不過申請時主要是由於學生的身體原因(或者家庭變故等原因),且必須經過轉入學校同意,不過由於申請難度極大(要是太簡單那對高考就太褻瀆了),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是轉到生源地高校。比如你是吉林的考生,考到上海某高校,很大程度上只能轉回吉林高校,你不能說我喜歡北京想轉到北京,那肯定是不太現實的(不過並不代表沒有可能性)。聽着好像是一句廢話,其實已經說明了轉學需要看自己的“實力”這個最主要原因了,皮豆找了一張某年北京市轉學公告,大家可以感受下,沒有什麼不可能。

北京某一期轉學名單

大學轉學看似很合理,但是很多情況下都只能是從“211大學”到雙非,而這其中的過程也很熬人,有時候需要兩頭協調,所以不到萬不得已還是老老實實在自己考上的大學把學上完。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家裏有病人需要照顧,或者因就讀高校所在城市氣候極度不適應或本人身體原因等。轉學理由有比如(括號內爲實例):因母親生病需要照顧(從中國農大到哈師大);因不適應北京的氣候與環境,導致精神焦躁、長期失眠,無法繼續學習(從中國農大到西藏民族大學)等。

吉林農業大學

雖說電子科技大學實例更強,但是吉林農大也是老牌農業大學,擁有9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9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這個實力基本上在吉林省屬院校之中穩居第一。如果說真心喜歡生物專業,那麼吉林農大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雖說大學轉學基本上都是無奈之舉,但是對於這位同學從電子科技大學到吉林農大,還是略感惋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