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大學在成立了四個新工科學院(微電子學院、網絡空間安全學院、人工智能學院、新能源科學與技術研究院)之後又放出大招,成立了湖北大學師範學院!湖北大學主要源頭之一就是曾經的武漢師範學院,武師與華中師大的關係跟北師大與首師大的關係差不多,這也是當時大區核心城市師範高校的大致格局。

1984年武漢師範學院改建爲湖北大學絕對是有超前意識的大手筆,要知道華中師院在一年之後才更名華中師大,這也標誌着湖北大學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不過這種綜合性高校發展模式,學科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顯然省屬院校有着先天不足。要想邁向綜合化大學,那麼就必須以原來的師範專業(數理化地生等)爲基礎逐漸擴張爲數學與統計學學院、物理與電子科學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等。

綜合化進程是妥了,但是老本行師範教育比例卻在大幅度縮水,師範專業學生佔比不足20%。當然,湖北大學的師範教育影響力在省內還是很大的。據不完全統計,當前,在全省省級示範高中校長和特級教師中,超過1/3的人畢業於湖北大學。這種大而全的發展模式雖然把學校體量搞上去了,但是學科精度卻在大幅度下降,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之中,湖北大學結果最好的學科生物僅獲得B,其餘皆是B-及以下(B-學科只有4個),這樣的成績顯然和省屬院校排頭兵的身份是不匹配的。

邁向綜合雖說是高校發展的大趨勢,但是這條路註定更適合於浙江大學、東南大學這種資金雄厚的高校,對於本就捉襟見肘的省屬院校來說,小精簡可能更加適合打造精品一流學科!最典型的就是上海中醫藥大學,只發展自己相關度較高的專業,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之中斬獲3個A+,這一戰績恐怕是多少985院校都難以媲美,這樣的大學想不入選世一流學科都難。

在“雙一流”火爆的時代,“雙非”省屬院校的奮鬥目標恐怕就是一流學科了,那麼勢必就要打破原有的大雜燴格局,將優勢學科進行資源整合。湖北大學成立師範學院無疑就是基於此考慮而邁出的一大步,師範學院統籌全校師範專業人才培養任務,探索多樣化師範專業辦學和人才培養模式。湖大的老本行還是師範專業,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還是要在師範專業上下功夫,捨本求末的攤大餅顯然不合時宜。

相信在以“專”和“精”上下功夫,湖大師範生又將迎來一個新的機遇,湖大師範生你值得擁有。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湖大師範學院將成爲整個學校最“牛”的學院,沒有之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