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佈了2019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從一般公共教育經費的總體排名來看,廣東、江蘇、山東三省位居前三位,且都超過了2000億元。其中廣東省以3217.77億雄踞榜首,最厲害之處是廣東省的增速也是最快的,比上年增長14.7%。

點擊

與各地GDP總量對比,教育經費比較給力的地區有云南、新疆、河北等;而遼寧省的教育經費則稍偏少了點,2019年的GDP總量遼寧和陝西大致相當,遠超於雲南貴州,但是在教育經費上遼寧比陝西少了240億。雲南的教育經費投入總體上和去年持平,而吉林省則比去年略有下降,吉林教育經費數額497.16僅有廣東的15.45%。

原來,廣東省高校的綜合實力算不上名列前茅,和北京上海江蘇湖北陝西等地相比曾經有過不小的差距,但是經過多年來的加大建設,高校方面先後誕生了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等,除此之外還有數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及數不清的國內著名一流高校研究院。深圳中學的一則清一色清華北大碩士錄用人員名單,再一次刷新了大家對中學教師的認知,超級好的福利薪資待遇讓人羨慕不已。而這一切,與廣東省的教育經費投入息息相關。

在以人才爲核心的競爭環境下,挖掘優質人才成爲各地大中小學的共識。不論是高校招生招聘還是中小學教師招聘,除了比拼誰能提供更好的發展平臺,另一個最現實的就是薪資待遇水平。許多重點中學甚至小學的招聘條件都碩士起了,同時也有許多博士也都參與到中小學教師行列,部分中學給出的待遇已經超過了高校教師。

教育如今已是貫穿於人一生的投資,每一個家庭對於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各地對於教育的投資也是逐年加大,高校雙一流建設、中小學教師招聘已經變成了另一個沒有硝煙的戰場。誰能留住自己的人才,誰能吸引外地的人才前來,誰就擁有了主動權和未來的發展之基。

我們老家那,對於教育經費的投入雖說也有增長,但是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縣城中學教學是越來越差,經費有限留不住人,縣城中學淪爲步入省會中學的一個跳板。事實上我們小縣城還挺有錢,學校教學樓是新蓋了一座又一座,硬件設施確實比過去提升了不少,但是在人才引進上卻一塌糊塗,基本上現在一線教學的高中老師都是來自於各鄉鎮初中。教育經費還需有的放矢,大學之大不在高樓之大,中學亦如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