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參考#

事情是這樣的。

週末帶孩子學習積木搭建課,老師說要獎勵季度全勤的孩子。

因爲中間請過兩次假,這次獎勵就沒我們的。

上完課後,老師給獲獎的孩子拍照。孩子以爲自己也得獎了,高興的往老師身邊擠。

我趕緊拉住他說,你沒有得獎,不能去哦。

他小嘴一撅,立馬不高興了,聾拉着腦袋從教室後門跑出去。

在回家路上他開始哭,埋怨我說,爲什麼要給我請假!

我說,這次沒得上,我們下次努力就好了啊。

孩子不聽,哭鬧着說:我不是第一名,老師就不喜歡我了。

孩子讓我啞口無言,而且這種情況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跟小夥伴玩,小夥伴跑得比他快,他哭,因爲不是第一名……

搭積木,搭得慢了,他哭,因爲不是第一名……

一起寫作業,同學完成得快,他也要哭,因爲不是第一名……

第一名好像成了孩子的執念。

我從未要求孩子事事得第一,凡事盡力就好,卻沒想到他“得失心”那麼重。

錯誤的誇獎適得其反

我的父母從小就不怎麼誇我。

就算我做得再好也只是一句再接再厲,這導致我的性格很自卑,沒自信。

所以我當了父母后,十分信奉“誇誇”教育,生怕一點打擊性的語言,讓孩子變得不自信。

孩子小時候,我教他用筷子喫飯。教了很多遍,他才勉強夾起菜來。雖然後來又掉了,我還是很開心地抱着他說,你真棒、真聰明啊

這一幕剛好被婆婆看到,她很詫異地說,孩子都多大了,才學會拿筷子,還真棒?

當時我就生氣了。

我跟婆婆理論說,孩子要多鼓勵,多誇獎,你看你整天說他不聽話、不如別人家孩子,孩子都自卑了。

婆婆不想跟我吵附和着我說,好好好,聽你的,真棒、真聰明!

經過那次爭執後,我很少再聽到婆婆打擊孩子了。“寶貝真棒”不僅是我的口頭禪,也變成她的口頭禪。

孩子飯喫得多,婆婆誇他真棒。

孩子畫了畫讓她看,不管她在忙什麼,第一句話便是,你真棒,畫得真好啊。

孩子每次被誇讚後,臉上洋溢起幸福的微笑,表現也更賣力了。

可令我沒想到的是,這樣的誇獎讓孩子變得十分脆弱,無法接受失敗和打擊。

而且,孩子什麼都要拿第一,都是因爲想討好我和老師的肯定,而不是發自內心地喜歡、想要做好這件事。

兒子的反應讓我很迷茫,難道誇誇教育是錯誤的,我們不應該老誇孩子嗎?

怎麼誇孩子纔是正確的?

帶着疑問,我查閱了很多育兒方面的資料。

李玫瑾教授說,當父母過度誇讚孩子時,孩子自我認知會出現障礙,從而導致得失心過重,變得脆弱、自戀,不敢嘗試新東西。

與此同時,過度誇讚還會洗腦家長,導致父母對孩子產生過高的期望。

那怎麼誇獎纔是正確的呢?

美國教育專家瑪茲麗施關於“如何誇獎纔是正確的”解答了我的困惑。

現在很多家長都有誇獎孩子,給孩子自信的意識。但大部分人誇獎的方式都比較敷衍和模糊。

比如“你太棒了”“你真聰明”“你就是個天才”,這些誇獎沒辦法讓孩子形成正確的認知,真正地瞭解自己的長處。而且,隨着年紀的增長,這類誇獎反而會讓孩子更加失落

1、 不要評價式讚美,而要描述性讚美。

國際親子溝通專家阿黛爾.法伯說,讚美不能只用“聰明”、“漂亮”、“好極了”、“真棒”,這些評價性詞語。要換成“簡單描述”,把自己看到的感受描述出來。

朋友和我吐槽,她每次誇孩子得到的都是相反的效果。

她誇女兒很聰明,女兒卻說班上的某某才聰明。她誇女兒漂亮,女兒卻說自己很胖。

還有一次,她誇女兒非常有天賦,未來一定會成爲一個音樂家,女兒卻立馬垮下了臉,說自己再也不想唱歌了。

其實,孩子之所以有這種反應是因爲家長沒有誇到點子上,反而讓孩子想起自己不足的地方。

朋友誇聰明,孩子心裏想得是,我一點也不聰明,成績又不好,某某纔是聰明的,因爲她總是考第一名。

朋友誇漂亮,孩子想起的是,同學都說自己胖,一點都不漂亮。

而如果換一種方式誇獎,效果或許會好得多。

比如“誇漂亮”,可以這樣說,我很喜歡你今天的搭配,外套和裙子顏色很協調。

“誇聰明”,可以這樣說,你做作業真的很認真,數學練習題每道都做對了,這道上次你做錯了,可這次你吸取了教訓,沒有再犯同樣的錯誤。

誇獎誇得具體,明確指出是哪一個地方做得好,不僅能讓孩子信服你的評價,也能讓她們更清晰地知道自己優勢,明確方向。

2、要讚美孩子的努力,不要讚美能力。

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做了一項研究,以考察誇讚方式對孩子的影響。

他先是給一些小學生簡單的題做,然後分別對他們進行不同的誇獎。

A組學生:稱讚智商(你一定是個聰明的孩子)

B組學生:稱讚努力(你一定下了不少功夫)

C組學生:不給稱讚。

接着,他又給了一些難題來打擊學生的自信,來觀察不同稱讚下孩子們的抗打擊能力。

結果他們發現,被誇獎聰明的孩子在遭受難題時更容易放棄,因爲他們會把失敗的原因歸結於是自己笨。

另外,這類孩子對有挑戰性的新任務更傾向於拒絕,在沒有一定會成功的把握下,他們不想做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缺點的事,破壞自己完美的形象。

B組被誇讚努力的孩子,遭遇難題是會越挫越勇,他們會認爲努力和成功是因果關係,如果沒有成功,他們會選擇再努力一點。

所以,當孩子表現優異時,請告訴他們那是努力的結果。或者是方法正確的結果,而不是自己擁有什麼特別天賦。

就算最後結果沒有成果,她們也不會過於沮喪,因爲努力也會得到肯定。

3、讚美不能與價值觀相牴觸。

著名主持人李靜曾對外分享過自己女兒的一個小故事。

她說女兒從小不愛喫蔬菜,那天她媽媽做了飯,爲了讓女兒喫菜,跟她說,這菜特別貴。

孩子一聽說,真的嗎?然後一口吃進嘴裏。姥姥開心地誇讚,你真棒!

李靜當場就糾正了姥姥的做法,因爲這種誇讚就是在引導孩子喫“貴”的菜,不喫“便宜”的菜,這是不對的。

讚美應該是正向引導,不能讓孩子學習“小聰明”,否則會養成不正確的價值觀。

威廉詹姆斯曾說過:“人類性情中最強烈的是渴望受人認可。”

父母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句讚美的話語,都會帶給孩子鼓舞。但凡事過猶不及,讚美孩子需把握分寸。

你們是怎麼誇獎孩子的?歡迎留言一起討論呀~

對土豆這種高敏感兒童來說,誇獎真的是非常見效的一招。

哪怕他取得了一點小小的成績,我也會認真而開心地誇獎他,說出他每一個做得好的地方,他每次都會很受鼓舞。

但有時候他會很精,有一次他給我展示某個作品,我當時太忙了就隨口誇他很棒,然後他就抓着我問,哪裏棒?爲什麼棒?

小孩子是很聰明的,一定要認真對待噢~

你好,我是李點點,3歲女兒番茄、7歲兒子土豆的麻麻,擅長用漫畫和文字記錄二胎雞飛狗跳的日常,分享育兒感悟及婚姻幽默吐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