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關安信信託的兌付問題有了最新動態。

10月30日晚間,安信信託(*ST安信,600816.SH])發佈2020年第三季度報告,其虧損持續擴大。

報告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安信信託實現營業收入1.17億元,同比下滑77.83%;淨利潤爲-38.16億元,去年同期該數值爲-3.46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8.15億元。營業成本飆升是此次下滑主因,其中“信用減值損失”該項爲最,前三季度爲34億元,第三季度爲6.49億元,變動原因系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對安信信託相關金融資產計提預期信用損失。

信託業務方面,手續費與佣金收入亦在下滑。

安信信託透露,2020年前三季度,安信信託信託業務兌付本益275.82億元,其中,第三季度兌付本益88.85億元,包含主動管理類兌付投資者本益71.56億元,通道類業務兌付本益17.29億元。

截至2019年末,安信信託的存續信託項目294個,信託業務規模爲1940.48億元,其中主動管理類資產規模爲1580.60億元,佔比達81.45%。

自2019年安信信託因流動性風險爆出多個信託項目逾期後,監管開始入駐,同時安信信託啓動重組工作。

安信信託方面稱,對於外界高度關注的安信信託重組事項,重組方表示有意在市場化、法治化的原則下實施重組。目前,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安信信託正在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範性文件的要求,積極推進風險化解重大事項的各項工作,重組工作正在有序推進。

中國銀行此前曾踩雷安信信託

10月8日,安信信託發佈公告稱,前期安信信託因業務開展需要,向中國銀行申請借款,截至目前中國銀行提供的借款本金中9.78億元(人民幣,下同)已經處於逾期狀態。

安信信託稱,作爲增信措施,公司取得上述借款時已將所持有的部分金融企業股權質押給中國銀行。截至6月30日,上述質押資產賬面價值爲11.19億元。同時,上海國之傑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國之傑)及高天國爲該借款提供了連帶責任保證擔保。

上海國之傑目前共持有安信信託52.44%的股份,爲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爲高天國。今年6月,高天國被上海警方以“涉嫌違法發放貸款罪”刑事拘留。

此外,今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踩雷信託

9月4日晚,西水股份發佈公告稱,公司子公司天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安財險”)認購的新時代信託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新時代信託”)作爲受託人發行的“新時代信託藍海信託計劃”共計28筆,合計投資本金284.44億元。

公司當日接到子公司天安財險的通知,上述新時代信託計劃中於9月3日到期的“新時代信託藍海1274號”信託計劃投資本金爲12.5億元,到期利息爲0.62億元,本息合計13.12億元,截至9月3日末天安財險未收到上述信託計劃的本金和投資收益。目前,天安財險到期且未收到投資本金和收益的新時代信託產品共有16筆、合計投資本金184億元。

杭鍋股份6月15日公告稱,2019年12月4日,公司購買了由四川信託管理發行的“天府聚鑫3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之信託產品,金額爲5000萬元,期限爲6個月,預期年化收益率爲7.6%,到期後預計收益金額190萬元。6月11日,四川信託兌付了前述信託產品1000萬元的本息1038.1萬元,剩餘4000萬元本息未能如期兌付。

信託業風險資產率出現大幅上升,讓人再次關注信託行業的風險管理問題。行業人士認爲,個別信託公司最近發生的一系列風險事件,和經濟下行壓力和疫情衝擊有關係,也是信託行業此前高速發展時期粗放式風險管理的後遺症。

信託項目出現風險後,如何處置不良資產?

一位北京地區信託公司表示:有些信託公司會先用自有資金先行墊付,然後在啓動其他方式來處置風險資產。

另外就是項目延期,信託合同中通常會有關於延長信託項目期限的條款,大部分信託項目會約定6個月-1年的處置期,在這期間,信託公司通常和借款人協商進行分批歸還信託產品本金和利息,投資者也比較認可上述兩種方式,過去那麼多年,不少信託公司也是這麼做的。

除了上述處置手段外,當項目發生風險,信託公司還可以進行第二還款來源處置,比如土地抵押、第三方擔保等進行收回資金;此外,信託公司還可以尋找其他信託公司,通過發行新的信託計劃,再融資實現資金置換。這種方式行得通的主要因爲是受託人在做項目時抵押物價值較高,或者融資方手頭上有其他的優質資產。

若融資方違約,出現糾紛,信託公司可以通過司法途徑解決:融資方以物抵債由信託公司處置變現,通過司法途徑拍賣抵押物,查封融資方、擔保人的其他資產、進行拍賣變現等。

不過,司法流程消耗的時間較長,資金短時間無法回籠。


相關文章